专用设备行业复合集流体设备跟踪:复合集流体电池性能优异 应用不断拓宽
核心观点:
复合集流体不断迭代,性能持续优化。根据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轻质复合集流体构筑高比能、高倍率、高安全无负极电池》,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孙浩课题组开发了一种超轻的复合集流体,其厚度仅为5.2μm,面密度低至0.78mg cm2,相较高比能锂电池的铜基集流体减重49-91%,能量密度提升36-61%。实现无负极锂金属电池优异的界面稳定性、柔性和安全性。此外,复合集流体表面的纳米化结构使锂离子流更加均匀,显著提升了锂金属沉积剥离的可逆性和动力学,使无负极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获得协同提升,为开发高比能、高倍率、高安全和可穿戴的电化学储能器件提供了新思路。
动力电池不允许起火爆炸的要求有望推动复合集流体的大规模应用。
根据锂想生活公众号文章,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电动汽车起火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对之前的要求进行修订完善,新国标将代替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对易发生电池起火事故的电池单体充电后安全、电池包或系统底部防护方面都将进一步测试与研究。复合集流体基于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有望在新要求的推动下加速大规模应用的节奏。
可川科技复合铝箔近期实现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根据可川科技发布的《关于锂电池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进展情况的公告》,公司已采购了试验线和规模化生产线,并于2024 年第三季度将规模化生产线的试产产品向客户送样验证,公司已于近日收到某国际知名消费电子电池生产商关于复合铝箔的首笔小额订单。公司收到首笔复合铝箔订单,代表公司的技术能力和消费电子电池用复合铝箔产品得到了客户的初步认可,公司现有的产品方案以及技术路径切实可行,同时进一步确认了复合铝箔产品在下游终端推广应用的需求,对公司下一阶段加快项目推进和加速产能投放起到了指引作用。
投资建议:产业化从0 到1 的过程中,首先缺少的要素为设备产能,生产设备领先于材料,为整个产业链中最先量产的环节。复合铜箔产业当前低渗透率,发展斜率加快,我们优先推荐竞争格局较好的设备环节,建议关注后道水电镀设备龙头东威科技,与电池设备端极耳焊接龙头骄成超声,前道真空磁控溅射设备厂商汇成真空等;同时建议积极关注新工艺进展,研发“一步法”工艺的洪田股份。
风险提示:复合铜箔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产能跟不上扩产步伐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