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点评:应对美国潜在加征关税政策的先手棋
核心观点:
事件:于11 月1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告,正式取消了59 项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并对另外229 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税率进行了下调。此番调整波及的产品范围广泛,涵盖了铝初级产品、铜初级产品、电池产品、玻璃纤维产品、石棉产品、液晶产品、玻璃制品、建筑材料、太阳能产品以及石化产品等。近年来,中国政府虽时有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之举,如先前取消钢材出口退税,但此番大规模地取消及降低众多产品出口退税的举措,实属罕见。
退税政策简介:出口退税制度,其核心理念基于属地纳税原则,即商品销售地即为纳税地。对于出口至国外的商品,鉴于其在国外市场必将承担相应税负,国家遂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旨在将此类商品在国内已征收的税款退还企业,避免重复征税,进而维护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事实上,出口退税并非中国独有的政策,全球多数国家均对其出口产品实施不同程度的退税措施,目标一致,即避免企业重复纳税,确保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然而,尽管理念相同,具体执行则需视实际情况而定。
退税产品结构:观察此次涉及的产品,大多属于工业制造的前端产品,即工业的初级原料。此类工业前端产品具有如下特征:制造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但投资大、能耗高、污染重,且利润微薄。在欧美国家,此类产品因环保压力难以投产;而第三世界国家则因基础设施落后、规模不足,成本难以降低。因此,中国在这些工业原料初级产品的供给上具有绝对优势,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许多此类产品的出口,企业主要依赖出口退税盈利。
政策考量:1)经济因素:当前,中国制造业产品的竞争优势日益显著,以太阳能光伏产品为例,海外对中国光伏产品依赖度持续提高,中国在光伏组件、电池的成本和价格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即便国家取消出口退税,亦难以撼动其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地位。在此情境下,国家取消出口退税有利于企业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益。2)海外因素:本轮退税是对特朗普政府即将对中国可能的加征关税政策的预防措施。假如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通常情况下,此举将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考虑到中国或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以维持出口,提高关税和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双重作用下,美国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程度则取决于人民币贬值的幅度。因此,如果特朗普兑现竞选时对中国加征关税的主张,人民币汇率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维护币值稳定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从金融人民币角度看,人民币币值大幅走贬于内影响金融和资本账户稳定,于外打击人民币资产价值,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贸易人民币角度看,贬值会导致我国对除美国外其他国家出口商品以美元计价的价格下降,可能被视作“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构成压力,引发贸易端纠纷。
政策影响:1)国外产品替代效应有限:我国政府大规模取消及降低工业初级产品的出口退税,不太可能使国外形成替代性产业链。原因是此类工业初级产品投资大、能耗高、污染重、利润低。欧美国家若投产此类产品,必将遭到环保组织的强烈反对。而第三世界国家则因基础设施落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即便能够投产,因利润微薄,也很难维持运营。过往已有类似案例可循。我国前几年陆续取消钢铁出口退税,但并未影响我国钢铁出口。
2)产业链上游通胀传导效应可能显现:由于工业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终端产品价格具有乘数效应,中国取消及下调这些工业原料产品的退税将对全球工业制造产品的价格带来不小的上涨压力。如若能带动全球工业产品价格上涨,本轮退税政策将对美国本身已较为严重的通胀起到拉动作用,进而成为美国明年实施可能的对华贸易限制政策的掣肘。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经济基本面超预期;贸易政策超预期;汇率波动超预期;海外经济体政策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