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基型存储深度报告:供需拐点已至 国产厂商百花齐放

方竞/张文雨 2024-11-23 12:16:10
机构研报 2024-11-23 12:16:10 阅读

  利基型存储:专注特定应用需求场景。利基型存储指相对于主流存储产品占据较小市场份额的存储产品,主要包括利基型DRAM、SLC NAND 和NOR Flash等。产品属性上,利基型DRAM 在制程和容量上落后主流存储若干代际,适用于较小容量存储场景。

      从终端用途上看,利基型DRAM 通常用于消费电子、通信、物联网、工控、车规等市场,产品生命周期较标准型更长;SLC NAND 存储密度最小,但使用寿命更长,终端应用多为可靠性要求高的领域,如工业自动化设备、通信基站等;NOR Flash 则能够在芯片内直接运行小型程序,响应速度快,性能比NAND 更稳定,且小容量下更具成本优势。

      供需好转,利基型存储涨价拐点向上。存储芯片标准化程度高,可替代性强,具备大宗商品属性,其价格对供需敏感,价格呈强周期性。自23H2 以来,受益于存储大厂收缩供给、数据中心等下游需求持续旺盛,NAND 和DRAM 价格逐渐回升。而利基型存储价格仍在底部,涨幅不及标准型。未来海外大厂持续退出利基市场+消费市场复苏有望成为利基存储的回升动力。

      解读三大主要利基型产品的市场空间和成长路径。利基型存储有广阔市场空间,2024 年全球利基型DRAM/SLC NAND/NOR Flash 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95.7 亿美元/23 亿美元/26.9 亿美元。各类型的供需格局如下:

      1)利基型DRAM:利基型产品占DRAM 份额稳定10%,制程升级、产品差异化是厂商竞争核心。国内厂商兆易创新、北京君正、东芯股份等布局了利基型DRAM 产品,供需两侧均有积极变化:DDR5 和HBM 需求挤占产能,海力士、三星相继宣布退出DDR3,而AI 终端有望带来利基型DRAM 容量升级。

      2)SLC NAND:网通等传统应用中设备升级换代SLC 增长逻辑,大容量下SLC比NOR 更具成本优势。供给端,国内厂商主要有兆易创新、东芯股份、江波龙等,海外龙头三星在逐步退出SLC 市场。

      3)NOR Flash:行业龙头多为台系厂商,本土厂商兆易创新2023 年市占率跃居全球第二,此外普冉、恒烁、聚辰亦快速成长。制程迭代、容量升级为NOR的主要发展路径,车规NOR 是国产厂商主要发力的增量市场。

      投资建议:受益于高端存储供应紧张,原厂转移产能,利基型存储供需改善;叠加下游需求稳定增长,建议关注:兆易创新(NOR Flash/DRAM/SLC NAND)、东芯股份( SLC NAND/DRAM/NOR Flash )、北京君正( DRAM/SLCNAND/NOR Flash)、普冉股份(NOR Flash)、恒烁股份(NOR Flash)。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风险;存储行业供给超预期增长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