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周报:国产算力持续发展 液冷为伴生

李宏涛 2024-11-24 08:49:11
机构研报 2024-11-24 08:49:11 阅读

  1. 投资策略

      1.1 算力质量与规模共振增长,政策导向改善数据中心能效。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英伟达最新一代的Blackwell GPU 安装在大容量服务器机架中正面临过热问题。我们认为,随着算力质量及算力规模的不断提高,服务器散热要求也会同步提升,更先进的散热技术应用或将成为必然趋势:1、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测算,我国数据中心2019 年总用电量为600~700 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0%。

      预测2020 年数据中心电耗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将突破1.5%。另有多家机构发布相关报告,因统计口径问题数据有一定出入,但不可否认,数据中心能耗高、能源密度大、增速快,是节能的重点领域。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23 年全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达到 150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5.4%,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1.63%;2、华为数据,随着智能计算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单机柜功率将从6-8 千瓦增至30-40 千瓦。能量密度激增或导致数据中心能耗进一步增长,能效改善成为必然要求;3、我国算力规模不断扩张,2023 年总算力规模达到230EFLOPs,同比增长27.78%。2024 年9 月,工信部披露数据,我国总算力规模达到246EFLOPs;4、2024 年7 月工信部发布《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整体上架率不低于 60%,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 1.5 以下。

      1.2 液冷方案行之有效,下游市场增长凸显需求趋势。根据相关数据液冷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数据中心的能效问题。此外,液冷服务器的需求已经进入量价齐升的增长通道,预计仍将维持。1、根据阿里云数据:水冷液冷制冷PUE 可达1.09,而采用水冷风冷的数据中心PUE 往往达到1.4 以上。华为数据显示:乌兰察布某数据中心1000 余个机柜。由 5 层共 368 个预制模块箱体堆叠,其中 2~5 层应用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制冷,年均PUE 低至1.15,数据中心年省电费 12.2%。2、IDC 数据显示,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在2024 年上半年市场规模达到12.6 亿美元,同比增长98.3%,液冷解决方案中冷板式占95%以上。IDC 预计,2023-2028 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CAGR 将达到47.6%,2028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2 亿美元。

      2024 年上半年大幅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零部件价格上涨、基础设施更新加快等。

      整体出货量及金额,同比大幅改善,其中出货量同比增长81.8%。

      1.3 英伟达高业绩证明算力需求持续性,中美博弈利好国产替代。11 月21 日,英伟达公布了截至 2024 年 10 月 27 日的 2025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本季度营收为 351 亿美元,环比增长 17%,同比增长 94% 创历史新高。作为全球高端算力芯片标杆企业,我们认为英伟达业绩持续增长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算力需求的持续性良好。而伴随着端侧模型应用需求的持续释放,我们认为国内对于国产高端算力芯片的需求仍将长期持续。1、由于中美两国博弈,高端算力芯片进口受阻,算力领域国产替代市场空间打开;2、根据华尔街日报数据,国产算力芯片910C 初步订单数量可能超过 7 万片,总价值约 20 亿美元;3、伴随特朗普上任,两国博弈或将进一步深化,高端算力芯片进口的限制或进一步卡死;4、我国向海外公司开放通信增值业务,或将为国产算力需求催生新的应用场景,同时作为中外企业算力博弈的缓冲区,这或将最终有助于国产算力芯片走出国门。

      2. 行业要闻

      2.1 英伟达2025 财年第三季度营收351 亿美元,再创新高。据C114 通信网,11月21 日,英伟达公布了截至 2024 年 10 月 27 日的 2025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本季度营收为 351 亿美元,环比增长 17%,同比增长 94% 创历史新高。同期,英伟达净利润达 193.09 亿美元,环比增长 16%,同比增长 109%;毛利率74.6%上涨了 0.6 个百分点。除此之外,英伟达本季度 GAAP 每股摊薄收益为0.78 美元,环比增长 16%,同比增长 111%。非 GAAP 每股摊薄收益为 0.81 美  元,环比增长 19%,同比增长 103%。细分来看,英伟达第三季度游戏收入为 33亿美元,环比增长 14%,同比增长 15%。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 308 亿美元,较第二季度增长 17%,较去年同期增长 112% 创历史新高。专业可视化领域营收4.86 亿美元,环比增长 7%,同比增长 17%。汽车业务营收 4.49 亿美元,环比增长 30%,同比增长 72%。展望 2025 财年第四季度:预计收入为 375 亿美元,上下浮动 2%。预计 GAAP 和非 GAAP 毛利率分别为 73.0% 和 73.5%,上下浮动 50 个基点。根据 GAAP 和非 GAAP 计算,预计营业费用分别约为 48 亿美元和 34 亿美元。根据 GAAP 和非 GAAP 标准,其他收入和支出预计约为 4亿美元,不包括非关联投资和公开持有的股权证券的收益和损失。预计 GAAP 和非 GAAP 税率为 16.5%,正负 1%,不包括任何单项项目。作为全球AI 算力芯片的标杆性企业,英伟达此次三季报营收再创历史新高充分说明了AI 算力需求持续。结合英伟达高端算力进口受限的情况,国产算力或迎来增长机会。建议重点关注:华丰科技、沃尔核材、英维克、景嘉微、海光信息等。

      2.2 星舰六飞顺利,FAA 批准SpaceX 每年发射星舰不超过25 次。据C114 通信网及中国航天报,11 月19 日6 时,美国SpaceX 公司进行了“星舰”第六次试验性发射,也是第一代“星舰”(V1 版)最后一次试飞。出于安全考虑,本次“星舰”第一级未使用“筷子”回收,而是受控坠海。经过调整的“星舰”第二级完成发动机太空点火试验后,通过了再入大气层的考验,精准降落在印度洋预定海域。

      明年,预计第二代“星舰”(V2 版)将投入更加密集的试飞,克服更高难度的挑战,努力达到实用化标准。在 SpaceX 完成第六次星舰试飞后,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布了关于其在得克萨斯州南部星际基地的行动审批草案。在这份所谓的“环境评估”草案中,FAA 表示将允许 SpaceX 将其星舰发射次数从目前的每年 5 次增加到每年 25 次。FAA 将在得克萨斯州举行四次面对面公开会议(1 月7 日和1月9 日各两次),并在1 月13 日举行一次虚拟会议来进行讨论。此外,FAA 还批准 SpaceX 继续增加超重型助推器级和星舰上面级的尺寸和功率。星舰第六次试飞成功,并将于明年开始加大试验力度。结合SpaceX 已经发射的7000 余颗卫星,全球卫星互联网布局竞争将进入加速阶段。建议重点关注:中国卫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通宇通讯、海格通信、长江通信等。

      2.3 垣信“千帆星座”开启海外业务落地序幕。据C114 通信网,11 月20 日,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与巴西国有通信企业Telecomunica es Brasileiras S.A.

      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的合作致力于弥合巴西数字鸿沟,助力巴西实现经济数字化转型。根据合作备忘录,垣信卫星将在2026 年为巴西地区提供正式的商用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与TELEBRAS 达成合作,也意味着垣信卫星开启海外业务正式落地的序幕。垣信卫星为巴西地区提供的卫星通信服务将基于千帆星座实现。此前巴西通信部电信司司长表示,巴西政府在试图找到“星链”的替代品,刺激卫星通信服务领域的竞争,提议垣信卫星利用位于巴西东北部的军事航天基地部署卫星系统。千帆星座已经于2024 年8 月6 日正式启动商业组网建设,目前拥有36 颗在轨运营卫星经测试能够实现宽带通信功能能。我们认为,此次签约进一步佐证了千帆星座已经初步具备服务能力,同时也为我国卫星互联网的海外商业落地提供了关键样例。建议重点关注:长江通信、上海瀚讯、通宇通讯、中兴通讯等。

      2.4 中国电信完成6G 天地一体化测试。据C114 通信网,中国电信官方表示,自研原型样机完成面向6G 的天地一体化测试。此次测试主要集中在单终端、多终端的数据业务与语音业务性能测试,以及终端在典型移动速度下的链路与接入性能测试,测试环境符合 IMT-2030(6G)推进组测试要求。具体的结果,数据业务在20MHz 系统带宽下,下行速率可达60Mbps(7.5MB/s),上行速率可达 45Mbps(5.625MB/s)。此外,测试过程中,语音业务采用终端-卫星-终端方案,通话质量清晰稳定。根据ITU 制定的6G 关键时间表,2024~2026 年将对6G 技术性能需求和相应性能评估方法进行定义,2027~2029 年将提交技术评估报告。中国电信此前已经实现天通卫星ToC 商用。我们认为此次原型样机测试成功,或预示着手机直连卫星大带宽通信时代已经不远。建议重点关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兴通讯、华力创通、海格通信等。

      2.5 国家数据局征求《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意见,推进5G-A 演进。据通信产业网,近日,国家数据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立足当前发展实际,组织起草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中建设的推进路径为:2024—2026 年,利用2—3 年左右时间,围绕重要行业领域和典型应用场景,开展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试点试验,支持部分地方、行业、领域先行先试,丰富解决方案供给。制定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  登记、统一接口要求的标准规范,夯实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技术基础。完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顶层设计,明确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路线和实践路径。

      2027—2028 年,建成支撑数据规模化流通、互联互通的数据基础设施,数网、数算相关设施充分融合,基本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规模化数据可信流通利用格局,实现全国大中型城市基本覆盖。到2029 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初步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构建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公共服务体系,协同构筑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和产业良好生态,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从网络支撑角度:推动传统网络设施优化升级,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 升级演进,全面推进6G 网络技术研发创新。在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布局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加快扩展国际海缆、陆缆信息通道方向。建设时延确定、带宽稳定保障、传输质量可靠的确定性网络。布局“天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我们认为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内容说明我国政府已经初步开始将通信基建重新定义为数据基建。伴随AI 需求的持续,传统通信设备厂商或将迎来新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中兴通讯、信科移动、长飞光纤、中天科技等。

      3.本周回顾及推荐组合

      3.1 本周回顾:本周通信(中信)下跌3.56%,同期上证指数下跌1.91%,深证成指下跌2.89%,创业板指下跌3.03%,沪深300 下跌2.60%。从板块来看,光纤指数上涨0.10%,IDC 跌幅2.84%,射频及天线本周下跌0.67%,光模块(CPO)指数跌幅3.64%。AI 算力指数本周下跌2.59%,东数西算指数下跌0.51%,卫星导航指数下跌1.54%;专网领域标的佳讯飞鸿下跌3.06%,海能达涨幅12.84%。

      本周通信板块整体走势和大盘同样表现为冲高后回落,重点看好国产算力、卫星互联网、数字基建相关领域投资机会。

      本周看点:周涨跌幅前十:久盛电气(55.05%)、远望谷(40.33%)、二六三(26.72%)、永鼎股份(25.00%)、宜通世纪(21.38%)、佳创视讯(19.48%)、武汉凡谷(19.21%)、恒信东方(18.86%)、通宇通讯(13.65%)、海能达(12.84%);周涨跌幅前十:*ST 美讯(-15.21%)、*ST 鹏博(-14.35%)、万马科技(-13.87%)、世纪鼎利(-11.68%)、盟升电子(-11.67%)、线上线下(-11.37%)、会畅通讯(-11.02%)、硕贝德(-10.80%)、中国联通(-10.50%)、鼎信通讯(-10.12%)。

      3.2 下周关注:国产算力、卫星互联网、数字基建:华丰科技、申菱环境、英维克、依米康、航天环宇、天银机电、佳缘科技、陕西华达、海格通信、华力创通、中兴通讯、通宇通讯、盛路通信、信科移动、烽火通信、长飞光纤等。

      3.3 长期关注: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通信基建:中国铁塔;主设备:中兴通讯、烽火通信;北斗:华测导航、振芯科技;军民融合:七一二、盛路通信;数字货币:楚天龙;物联网:移远通信、美格智能;云/IDC:光环新网、润建股份、佳力图、英维克;光模块: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光迅科技、博创科技、源杰科技;海上风电:中天科技;工业互联网:东土科技、飞力达。数据要素:云赛智联,天源迪科,东方国信;卫星互联网:创意信息、盟升电子、信科移动、普天科技、华测导航、臻镭科技、天银机电、上海瀚讯。

      风险提示:运营商集采进度不及预期;上游芯片受控影响产品交付;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我国商业航天发展速度不及预期;AI 算力需求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