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周报:AI应用的TOB和TOC
交互型多模态大模型有望带来AI 应用的爆发起点。交互型多模态大模型是指跨越单一模态的限制,支持文本、音频、图像、视频等模态任意组合的输入输出,能做出实时的、“类人”的理解和反馈,可以跟人无缝交流的大模型,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OpenAI 的GPT-4o。我们认为交互型多模态大模型有望带来AI 应用的爆发,因为多模态更符合人类感知周边、探索世界的方式;而应用的本质是交互,应用发展的核心就是人机交互的不断进化与深化,交互型多模态大模型的出现有望推动人机交互向更为简单的自然语言交互形式发展。
AI 在B 端的应用:AI 只有和业务场景结合才能发挥出多重价值,我们看好大模型企业级的应用以及对ToB SaaS 厂商的赋能。近日,美国知名VC 机构 Menlo Ventures 对 600 名企业 IT 决策者进行调查,并发布报告《2024年:企业中的生成式AI 发展现状》。报告显示,今年企业在生成式AI 上的支出高增500%,从2023 年的23 亿美元增至138 亿美元,这表明企业正在从实验转向大规模采用,将AI 嵌入其业务战略的核心。虽然基础模型仍然是支出的大头,但是应用层太投入的增长更快,企业今年在生成式AI 应用层投入了46 亿美元,比去年报告的6 亿美元增长了近8 倍。未来,我们认为AI Agent 有望与企业应用深度结合,在教育、税务、OA、ERP、CRM、营销、企业级搜索等各类场景中发挥巨大价值。
AI 在C 端的应用:大模型有望重塑智能硬件,我们看好AI 眼镜起量。我们认为,AI 眼镜搭载交互型多模态大模型后,一方面,交互模式由“硬件服务用户”转变为“大模型服务用户”进而简化产品设计:多模态AI 大模型能够融合和处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使设备在更少的硬件组件下实现更多的功能。另一方面,大模型将帮助眼镜产品实现更高效简洁的人机交互进而提升用户接受度:多模态大模型可以理解语音、图像等多种输入方式,用户仅需通过语音、眼动、开启摄像头等方式即可实现人机交互。因此,在后续产品功能升级迭代的过程中,模型训练升级将承担用户对新功能的学习成本,进而提升用户接受度。
建议关注:1)AI to B:科大讯飞(已覆盖)、金山办公(已覆盖)、税友股份、用友网络(已覆盖)、金蝶国际、泛微网络、致远互联、软通动力(已覆盖)、拓尔思。2)AI 眼镜:恒玄科技(已覆盖)、水晶光电(已覆盖)、博士眼镜、歌尔股份、星宸科技、舜宇光学科技。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国际环境变化、政策落地不及预期、AI技术突破不及预期、AI 商业化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