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周报新质牛2.0阶段:把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打通
市场回顾:
本周中国权益市场明显弱于全球,上证指数、恒生指数周内分别下跌1.9%和1.0%,其中周五AH 股主要指数在亚太股指多数上涨的背景下出现大跌,对市场情绪造成了一定打击。10 月22 日,A 股和港股放量下跌,沪指、深成指跌幅均超3%,创业板指跌近4%,恒生科技指数大跌2.6%;A 股31 个SW 行业板块皆墨,其中非银、医药、电子领跌。外汇方面,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强,并一度突破108;强美元导致人民币汇率相对贬值,本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度跌破7.25。商品方面,近期地缘冲突加剧使得黄金价格大幅反弹。
市场展望:股市资金面再平衡,行情阶段性震荡巩固。本轮“新质牛”行情步入健康调整,一是投资者对“特朗普交易”和美联储降息节奏重新定价;二是A 股积累的前期获利盘有所了结,市场交易情绪自然降温。展望后市,阶段性震荡巩固有利于行情走的更稳、更长。一方面,证监会指出要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特别是指数化投资,近期A500ETF 相关产品建仓有望带来增量资金;另一方面,12 月将召开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政策进行定调,投资者政策预期仍会对风险偏好形成支撑。
以下几个方面是近期市场关注的重点:
1) 海外方面,再通胀担忧下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节奏重新定价。11 月22 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提名贝森特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支持特朗普的许多经济政策,包括加征关税、进行税收改革、放松金融监管等。目前美国经济数据仍有韧性,而加关税预期使得市场普遍对再通胀产生担忧,近期市场已下调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使得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偏强运行。根据CME 联储观察,11 月22 日市场预期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为52.7%,较上周的61.9%进一步下降,对2025 年降息预期从上周的2 次降为1 次。
2) 强美元或导致海外交易性资金阶段性流出中国资产,其中港股市场受影响更明显。11 月以来,美元指数偏强势运行,10Y 美债收益率再度回到4.5%的高位,中美利差走阔的过程中,全球资金回流美元资产,部分海外交易性资金也随之流出A 股和港股。由于港股市场受美元流动性影响较大,因此本轮港股的调整先于A 股,后续港股市场企稳或可以作为A 股的先行观测指标。
3) 近期A 股调整伴随着前期获利盘资金的流出,市场交易情绪自本月中旬开始边际降温。散户资金方面,10 月份上证所A 股新增开户数达到685 万户,已超过2015 年牛市高点,鉴于市场赚钱效应已有所回落,预计11 月份新增开户数将明显下降;融资资金方面,本轮行情启动至11 月13 日前,融资余额呈现较快速的上升,11 月14 日后融资余额转向双向波动,融资买入额占A 股成交额比重已连续两周下降,表明投资者情绪在上周就已出现边际降温,而周五的地缘事件冲突加剧了市场情绪的转弱。
4) 监管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特别是指数化投资,A500ETF 相关产品有望带来增量资金。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11 月19 日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现在市场上更需要把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打通,证监会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特别是指数化投资,权益类ETF 发展势头非常好。ETF 资金流向来看,11 月以来股票型ETF 净申购99 亿元,主要流入方向为中证A500ETF。截至目前,已上市的中证A500ETF 最新规模已接近1600 亿元,第二批A500ETF 基金近期也完成配售,后续基金建仓有望带来增量资金。
行业配置上,关注“新质牛”核心资产,如AI+、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国产替代、数据要素等;主题投资方面,关注并购重组和市值管理(长期破净央国企估值修复)主题。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超预期衰退,海外流动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