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周报:复苏预期交易下的三条主线
最新跟踪:淡季逐步深化,钢价冲高回落
本周钢价冲高回落,需求转淡的弱现实和宏观复苏的强预期延续博弈。周初,证监会市值管理指引落地,催化长期破净的钢铁国央企标的大幅反弹;随后,由于淡季效应深化,北方建筑需求承压,北材开始大规模南下,对华东、华南市场形成冲击,钢价震荡走弱。此外,对海外贸易摩擦加剧和加征关税的担忧进一步压制钢价。
1)淡季效应深化,冬储博弈开启——随着北方建筑需求的衰减,淡季效应逐步深化,钢材需求延续低位震荡。本周钢材表观消费量环比上升0.69%,同比下降6.29%,其中长材环比上升1.97%,板材环比下降0.39%。建筑钢材成交量环比小幅走强,周均值11.92 万吨,环比上升0.74 万吨/天。自2021 年冬季以来,钢材需求的季节性衰减对钢价的扰动较为有限,尤其在进入12 月后,预期交易的权重有望进一步放大。
在宏观预期向好的催化下,2021~2023 年的钢市均呈现需求季节性回落,而商品价格淡季上涨的趋势。今年来看,经过11 月调整后,当前钢价水平并不高,离10 月初的高点有约300 元/吨的空间;宏观向好预期有望支撑钢价淡季上涨。同时,今年矿、焦的基本面较往年更宽松,钢材环节有望更大程度分享到钢价上涨的红利。
2)产量小幅回落,盈利延续回落——随着淡季开启,部分钢厂开始高炉年度检修;同时,盈利的走弱也压制部分电炉钢的生产,后续钢材供给的压力有望减轻。本周,日均铁水产量下降至235.80 万吨,较上周下降0.14 万吨/天;五大钢材总产量环比上升0.81%,同比下降5.01%,热轧和中厚板增产幅度较大。盈利方面,由于进口矿价上涨,Mysteel 全国247 家钢厂盈利率54.55%,环比-3.03pct,盈利面小幅走低。
3)库存延续去化——本周钢材总库存延续去化,环比下降1.16%,去化幅度收窄;其中螺纹钢库存环比-0.09%,同比-16.12%;热轧库存环比-2.23%,同比-10.53%。
由此,上海螺纹涨至3430 元/吨,环比涨10 元/吨;上海热轧涨至3430 元/吨,环比涨20 元/吨。测算成本滞后一月的螺纹吨钢利润位于盈亏平衡线下约52 元/吨。
热点关注:复苏预期交易下的三条主线
进入12 月,宏观向好预期有望支撑钢价淡季上涨,权益端有三条主线值得重视:
1)长期破净的国央企的估值修复:在证监会发布的市值管理指引中,对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长期破净公司披露估值提升计划等作出专门要求;结合国资委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全面推开,符合“主要指数成分股”、“长期破净”、“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公司值得关注。今年以来,随着“超低排放改造”等环保投入和产品结构升级的逐步完善,宝钢股份、南钢股份等优质国央企的资本开支水平已经出现放缓的迹象,未来折旧或逐步大于资本开支,现金流有望改善;有助于将资金更多应用于回购、分红、增持等增强股东回报的领域。
2)业绩承压标的的困境反转:随着预期权重放大,宏观利好有望催化钢价和盈利改善,前期业绩承压的标的受益或更显著。头部钢企中,华菱钢铁由于线棒材占比较大,三季度盈利相对承压,四季度随钢价上涨,业绩改善的幅度或较为靓丽。此外,部分标的业绩改善的同时,现金相对充足,兼具胜率和赔率,关注新钢股份、方大特钢。
3)并购重组:作为优化钢铁供给格局的主线,并购重组在当前时点有望加速推进,对于被并购重组的企业,倘若通过资产注入、置换等方式,实现整体资产质量水平的提升,其后续估值水平的修复也应属于意料之中。
风险提示
1、 需求修复不及预期;2、行业供给水平增长过快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