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周报:国内外AI软硬件持续推新 关注华为链机会
本周行情回顾
从指数表现来看,本周(2024-11-18 至2024-11-22),上证指数周涨跌幅为-1.91%, 创业板指周涨跌幅为-3.03%, 沪深300 周涨跌幅为-2.6%, 中证1000 周涨跌幅为-1.55%, 恒生科技周涨跌幅为-1.89%,纳斯达克指数周涨跌幅为1.73%; 从板块表现来看,传媒指数周涨跌幅为-1.54%,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周涨跌幅为-2.77%, 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 指数周涨跌幅为-2.6%, 人工智能指数周涨跌幅为-2.57%, 计算机指数周涨跌幅为-3.27%,数据要素指数周涨跌幅为-2.42%,云计算指数周涨跌幅为-3.95%,信创指数周涨跌幅为-3.03%,工业软件指数周涨跌幅为-3.56%。
通义千问推出Qwen2.5-Turbo 开源AI 模型
阿里通义千问正式发布Qwen2.5-Turbo 开源AI 模型。新模型将上下文长度扩展至100 万个tokens,等同于大约100 万英文单词或150 万中文字符,足以包含10 部完整的小说、150 小时的演讲稿或30000 行代码。Qwen2.5-Turbo 的处理成本为每百万tokens 0.3元,能够处理的token 数量是GPT-4o-mini 的3.6 倍。(腾讯网)? 英伟达发布新 AI 硬件
11 月 19 日,英伟达在 SC24 超算大会上推出了 2 款新的AI 硬件,分别是 H200 NVL PCIe GPU 和 GB200 NVL4 超级芯片。
H200 NVL 为双槽厚度,最高 TDP 功耗从 H200 SXM 的 700W降至 600W,各算力也均有一定下降,不过 HBM 内存容量和带宽是与 H200 SXM 相同的 141GB、4.8TB/s。H200 NVL 内存容量是此前H100 NVL 的 1.5 倍,带宽也达 1.2 倍,拥有 1.7 倍的 AI 推理性能,而在 HPC 应用中性能也高出 30%。
GB200 NVL4 超级芯片,聚合了 2 个 Grace CPU 和 4 个Blackwell GPU,HBM 内存池容量达 1.3TB,相当于 2 组 GB200Grace Blackwell 超级芯片,整体功耗自然也来到了 5.4kw。相较于包含 4 个 Grace CPU 和 4 个 Hopper GPU 的上代 GH200 NVL4系统,新的 GB200 NVL4 拥有 2.2 倍的模拟性能、1.8 倍的 AI训练性能和 1.8 倍的 AI 推理性能。GB200 NVL4 超级芯片将于2025 年下半年上市。(IT 之家)
关注华为链机会
华为将在11 月26 日下午举办华为Mate 品牌盛典,新品包括:华为Mate 70 系列、折叠屏手机Mate X6、 MatePad Pro 13.2英寸(官方称之为“史上最强鸿蒙平板”)、华为FreeBuds Pro 4和华为WATCH D2 腕部动态血压记录仪、和奇瑞联合打造的智界新S7、百万元级别的尊界品牌首款车型尊界S800。(CNMO)
投资建议
1.海外AI:
微软11 月 20 日以公开预览版的形式,发布了 AI Shell 命令行工具。该工具旨在通过 AI 智能简化编码、排查错误和自动化工作流程,为开发者和 IT 专业人员提供智能化的命令行体验。11月19 日,谷歌开始向 Gemini Advanced 用户,推出“记忆”功能,可以记住用户的生活细节、工作习惯以及个人偏好。这项功能目前仅在网页版上线,并且需要订阅 Google One AI Premium 服务(月费 20 美元),iOS 和安卓用户暂时还无法体验。建议关注:
Meta、Adobe、Microsoft、Apple、Nvidia、AMD、Amazon 等。
2.国内AI:
11 月 16 日,月之暗面旗下 Kimi 发布了新一代数学推理模型k0-math,数学能力可对标 OpenAI o1 系列可公开使用的两个模型:o1-mini 和 o1-preview。阿里通义千问正式发布Qwen2.5-Turbo 开源AI 模型,处理成本为每百万tokens 0.3 元,能够处理的token 数量是GPT-4o-mini 的3.6 倍。11 月 18 日,可灵 AI 宣布,API 能力免费升级,支持 1080P 高清视频输出的 V1.5 高品质模型,开放 V1.0 模型的视频延长功能。天工大模型 4.0 O1 版将于11 月27 日启动邀测。建议关注:万兴科技、科大讯飞、阿里巴巴-SW、美图公司、腾讯控股等。
3.AI 硬件:
11 月 19 日,英伟达在 SC24 超算大会上推出了 2 款新的 AI硬件,分别是 H200 NVL PCIe GPU 和 GB200 NVL4 超级芯片。H200NVL 内存容量是此前 H100 NVL 的 1.5 倍,带宽也达 1.2 倍,拥有 1.7 倍的 AI 推理性能。GB200 NVL4 拥有 2.2 倍的模拟性能、1.8 倍的 AI 训练性能和 1.8 倍的 AI 推理性能。GB200 NVL4 超级芯片将于 2025 年下半年上市。英特尔将推 AI 芯片 JaguarShores 建议关注:Meta、Microsoft、Nvidia、AMD、百度、Amazon等。
4.海外科技:
11 月 19 日,苹果向 Vision Pro 用户推送了 visionOS 2.2开发者预览版 Beta 3 更新。建议关注具备长期配置价值的海外科技公司,包括:Apple,Google,Microsoft,Nvidia,台积电,AMD,Meta 等。
5.华为相关:
关注:软通动力、润和软件、法本信息等。
6.智能驾驶:
11 月22 日,滴滴内部宣布,公司同意张博卸任集团CTO(首席技术官)的申请,张博未来将专注到自动驾驶业务中。小米汽车的端到端全场景自动驾驶将在下月底正式发布。建议关注:特斯拉、小米集团-W、小鹏汽车-W、蔚来。
7.游戏:
SensorTower 发布2024 年10 月成功出海的中国手游排行榜,点点互动冰雪末日题材策略手游《Whiteout Survival 无尽冬日》海外收入提升4%,超过1.1 亿美元,蝉联出海手游收入榜冠军。米哈游《原神》10 月海外收入环比增长5%,位列收入榜第3 名。《使命召唤手游》海外收入环比上涨7%,排名升至收入榜第4 名。建议关注研发、发行和出海具备实力或从长期来看具备估值优势的标的,包括:腾讯控股、网易-S、神州泰岳、三七互娱等。
8.海外消费:
亚马逊官方宣布2025 年将不会提高美国推荐费及FBA 费用,也不会引入新的费用项目。同时,亚马逊还将降低部分项目费用,并提供额外的卖家福利支持,促进卖家业务继续增长。亚马逊表示,从2025 年1 月15 日起,将降低大件商品的入站安置服务费,采用最低分批标准发货时,每件商品的服务费将减少0.58 美元。我们认为这是亚马逊为了应对Temu、TikTok Shop 等新势力带来的市场竞争所采取的策略,而履约端的能力则就是亚马逊强有力的竞争抓 手。建议关注海外龙头消费零售公司,包括:Amazon,TEMU,Shopify,沃尔玛等。
9.本地生活:
11 月23 日,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2024 年11 月30 日起至2025 年12 月31 日,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马耳他、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日本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消息公布半小时后,携程海外平台欧洲站点、日本站点,中国相关目的地搜索热度环比分别增长65%、112%,从日本多地直飞国内目的地的航班热度大涨。建议持续关注免签政策进一步推广落地节奏,重点关注携程集团-S、美团-W、同程旅行。
10.电商:
11 月21 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任命蒋凡负责,向吴泳铭汇报。拼多多发布24Q3 业绩,拼多多三季度营收993.5 亿元,同比增长44%;营运利润为242.9 亿元,同比增长46%;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营运利润为267.7 亿元,同比增长48%;归母净利润为249.8 亿元,同比增长61%;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274.6 亿元,同比增长61%。建议持续关注亚马逊、拼多多、阿里巴巴。
11.产业互联网:
11 月21 日,苹果正在加紧开发一款对话功能更强的Siri 数字助理,旨在赶上OpenAI 的ChatGPT 等语音服务的步伐。新版Siri使用更先进的大语言模型(LLM)与用户来回对话,还可以更快地处理比对话更复杂的用户要求。新版Siri 最终将被添加到苹果的个人智能化AI 系统Apple Intelligence 中,苹果内部相关研发人士称它为LLM Siri。苹果计划,最早2025 年宣布Siri 的上述重大改进,作为明年将发布的iOS 19 和macOS 16 软件更新的一部分,苹果内部将iOS 和macOS 的相关更新分别命名为Luck 和Cheer。建议持续关注端侧AI 进展情况,重点关注苹果、小米集团-W。
12.影视:
11 月20 日,快手科技发布2024 年第三季度业绩,总营收同比增长11.4%至311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4.4%达39 亿元。
包含线上营销服务和其他服务(含电商)收入在内的核心商业收入同比增长近20%,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用户规模方面,本季度,快手迎来了DAU 破4 亿的重要里程碑,平均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5.4%达4.08 亿,平均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4.3%达7.14 亿,二者均创历史新高。建议关注:哔哩哔哩,光线传媒,万达电影等。
风险提示
消费恢复不及预期风险、用户增长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剧变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政策及监管趋严风险、科技创新落地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