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策略:玉汝于成:赛点2.0第三阶段攻坚战

吴开达/林晨 2024-11-25 15:43:07
机构研报 2024-11-25 15:43:07 阅读

  普林格周期向阶段2 运动:打破收缩螺旋。1)凝心聚力:从政治局到省部班。9/26 政治局会议认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但提出要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10/29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召开。总书记强调,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2)着力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我国近三年来居民收入弱增长,影响加杠杆进程,收入储蓄倾向持续回升,投资倾向下行,消费弱增长,居民风险偏好降低,财富效应有修复空间。3)与过去对比,本轮化债的线索。2015-2018 年首轮化债在于防止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快速飙升,期间发行12.2 万亿置换债。2019 年全国建制县化债试点成立。第三轮化债前半程延续建制县试点,后半程进行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特殊再融资债发行1.14 万亿元。第四轮化债除特殊再融资债外,还有特别国债、特殊新增专项债助阵。2024/11/8,隐性债务置换方案落地,提出三种化解隐债的方式,即6+4+2,新一轮化债的主体依旧是地方政府,政策核心围绕着缓解地方财政困境展开,处理阻碍地方经济运行的核心痛点。

      4)供给侧改革以自律性为主,参照16 年经验,有效出清或需要“有形之手”引导。7 月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2016 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2 月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方案指出具体目标;后续各有关省级政府签订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责任书。8月份,国务院开展专项督查,9 月底开展了国土、环保、能耗等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流动性的破局,如何监测风险?1)与2014 年以来的几轮牛市的流动性格局相比,现在更像2014 年-2015H1,复盘来看,融资成交占比在牛市初期先上升,15 年3 月明显回落,至6 月低于牛市初期。另外在15 年3-6 月的市场中,小单净流入出现两轮阶段性走强,或表明更加广泛的散户群体涌入。但随着场外配资通道被关闭掐断流动性正反馈,流动性牛市至此终结。另外从指标方面看,我们有多个预警指标在2015 年年中触及到了阈值。2)央行的新工具方面,互换便利SFISF 已正式启动,至Q3 首批20 家金融机构进行500亿元规模操作;增持回购工具发布以来,央企率先做出表率,实现大规模回购和增持,同时民营企业的参与程度较高。3)近年来外资持续低配中国资产,多以战术性仓位参与交易机会,大国博弈与亚太其他国家经济前景比较是外资配置中国的主要障碍,但低配也意味着外资卖空力量相对有限。

      玉汝于成,应对特朗普2.0。美国大选结果当前对A 股是“外因”,后续我国自身的政策发力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甚至外因的不利会激发内因的“反身性”,从而引致类似19-21 年A 股半导体被制裁下的超额行情。

      行业格局改善逻辑下,可关注:1)周期类的贵金属、化学原料、油服工程等(地产链指标虽低位但尚处于左侧模式);2)制造板块中的电池、自动化设备;3)消费类更适用行业周期反转思路进行中长线投资。厨卫电器、调味发酵品、啤酒、教育、数字媒体、一般零售和旅游景区均有右侧迹象;4)科技板块行业大多显示右侧迹象,并且龙头/黑马得分可能更为重要。

      主题投资可关注并购重组和投资者回报类。1)并购重组从策略角度看有两类可能的解法:一是在牛市中后期参与,指数上涨形成惯性,重组方不怕股价涨;二是本轮并购重组行情重点关注央国企重组:本轮和2015 年的不同是其服务于产业整合、国企改革和化债的成分较大。2)投资者回报类:分红作为一种投资者回报形式,可能被分流,成为其他股票或新股的增量资金;相比之下,回购则更类似“定向作用”于自身股票,这类方向可关注恒生互联网。

      风险提示:1)过去历史经验仅供参考;2)行业分类仅供参考,财务指标选择有主观性,无法穷尽;3)政策出台和落地具备不确定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