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行业研究周报:英伟达GB200NVL72服务器正式出货 看好如期量产及算力板块机会

机构研报 2024-11-25 18:01:08 阅读

AI: 1)英伟达: 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达 3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94%,首台GB200 NVL72 机架如期出货。11 月21 日英伟达发布FY25Q3 财报, 营收创纪录达 3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94%;其中,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308 亿美元。英伟达预计未来公司营收增长将放缓,FY25Q4 季度预期营收为375 亿美元,同比将放缓至69.5%。在产品方面,Blackwell 芯片产量高于预期,13,000 个芯片样品已发给客户,首席财务官称将增产至FY2026;11 月19 日英伟达首台GB200NVL72 机架发货,Dell 推出全球第一台采用GB200 的超级电脑。

    2) 端侧 AI:Rokid 发布新一代 AR 产品,多家厂商密集布局 AI 眼镜。11 月 18 日,Rokid Jungle 2024 新品发布会在杭州举行。Rokid发布新一代 AI+ AR 眼镜-Rokid Glasses,重量仅 49g,借助光波导技术的支持,该款 AR 眼镜能够在不影响正常视线的前提下,通过透明镜片展示出清晰细腻的虚拟界面, 实现信息叠加显示效果,从而开辟了全新的人机交互模式。百度推出首款 AI 眼镜,闪极科技AI 眼镜产品定档12 月19 日,明年或出现“百镜大战”。

    华为:华为旗舰Mate70 系列将于11 月发布,有望搭载HarmonyOS NEXT 操作系统,此前华为高管透露鸿蒙智行智界新 S7 或将和Mate 一起发布,看好产品创新强势拉动四季度智能手机市场和相关供应链。11 月4 日, 余承东预告华为最新旗舰手机,华为Mate70系列或将在11 月发布, 并出厂搭载HarmonyOS NEXT 操作系统和麒麟9100 芯片。此外,IT 之家表示,Mate 70 在11 月部分零部件的计划投产数相较 Mate 60 同期增加约 50%。

    智能手机: 1) 苹果: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上线,目前仅支持英语。写作工具可以在任意位置使用。在邮件和消息App 中, AI 还可以识别文字内容,然后生成智能回。AI 图片处理方面, 在相册App 中, 苹果此次更新了文字搜图功能。2) 市场: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复苏有所放缓, 后续有望受益于新机效应(搭载高通Gen 4 的安卓旗舰机型,小米15 等于10 月底陆续推出) 复苏。2024 年1-9 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20 亿部,同比增长9.9%。9 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537.1 万部,同比下降23.8%。2024 年1-9 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1.88 亿部,同比增长15.2%;9 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035.9 万部,同比下降18.4%。

    PC: 苹果更新14 英寸以及16 英寸MacBook Pro, 搭载的M4 芯片AI 性能相比 M1 芯片提升超过 3 倍,M4 Pro 芯片内存带宽提升75%,M4 Max 芯片神经网络引擎性能相比 M1 Max 提升超过 3 倍,并正式引入Apple Intelligence。2024Q3PC 出货量为6640 万台,yoy+1.3%,相比于Q2 季度yoy+1.2%增速持平,PC 市场延续缓慢复苏趋势.

    面板: 1)大尺寸:“以旧换新”政策预计 11 月底2024 年补贴额度将消耗完毕, 12 月TV 面板价格或将维持, 2025Q1 价格有望上涨。截至11 月10 日,全国已消耗补贴约 280 亿元带动大家电销售约 1500 亿元, 使用进度已超过 80%,预计到11 月底,2024 年额度将消耗完毕。洛图科技预计 12 月TV 面板价格继续维持。四季度整体电视面板价格将温和运行。明年 Q1 部分主力大尺寸或将向上拉动价格。2) 中尺寸:和辉光电已量产出货国内首款27 英寸4K AMOLED 桌面显示器面板,拓宽了AMOLED 显示屏的应用场景。在桌面显示器领域,和辉光电表示目前已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27 英寸4K AMOLED 桌面显示器面板,目前该产品已向客户量产出货。3)小尺寸: LTPO OLED 功耗更低,我们认为或将成为生成式AI 浪潮下智能手机的首选屏显方案。与LTPS OLED 相比,LTPO OLED 的漏电流更低,可以在低于30Hz 的刷新率下低功耗运行。Omdia 预计,到2031 年LTPO OLED 显示面板需求将达到5.2 亿片,复合年增长率预计约为8.0%,其在智能手机OLED 面板出货量中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52.0%,超过低温多晶硅( LTPS)OLED。4) 上游方面:各厂商先后开展2024 年生态大会,展现自身创新成果。TCL 华星宣布印刷OLED 正式量产并发布全新技术品牌APEX,实现 NB、MNT、T V 全覆盖;天马发布了包括多形态折叠技术等在内的9 大创新成果, 加速多形态折叠的产品化。5) 厂商业绩:三季度盈利增长,我们认为OLED 面板行业边际向好趋势明显,看好来年周期+成长共振。京东方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26 亿元, 同比增长258.21%,TCL 半导体显示业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改善60.67 亿元,深天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4.58%。

    建议关注:

    消费电子零组件&组装: 工业富联、立讯精密、闻泰科技、领益智造、蓝思科技、博硕科技、鹏鼎控股、歌尔股份、长盈精密、国光电器、长信科技、舜宇光学科技(港股)、高伟电子( 港股)、东山精密、德赛电池、欣旺达(与电新组联合覆盖)、信维通信、科森科技、环旭电子、兆威机电(机械组覆盖)、比亚迪电子(港股)、智迪科技、雷柏科技;消费电子材料:创新新材(与金属材料组联合覆盖)、思泉新材、中石科技、福蓉科技、世华科技;连接器及线束厂商: 连接器及相关:立讯精密、华丰科技、中航光电(与军工组联合覆盖)、鼎通科技(通信组覆盖)、博威合金;线束:沃尔核材、新亚电子、兆龙互连、金信诺、电连技术;被动元件:上游原材料:洁美科技、国瓷材料( 与化工组联合覆盖);MLCC: 三环集团、风华高科、达利凯普;电感:顺络电子、麦捷科技、铂科新材(金属材料组覆盖);晶振:泰晶科技、惠伦晶体;面板:京东方、T CL 科技、彩虹股份、深天马A、联得装备( 与机械组联合覆盖)、精测电子(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奥来德、鼎龙股份(与基础化工组联合覆盖)、莱特光电( 化工组覆盖)、清溢光电、菲利华、深科达、颀中科技、汇成股份、新相微、天德钰、韦尔股份、中颖电子、易天股份;

    CCL&铜箔&PCB :建滔积层板、生益科技、金安国纪、南亚新材、华正新材、中英科技、嘉元科技( 电新组和金属材料组联合覆盖)、诺德股份、德福科技、方邦股份、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深南电路、兴森科技、沪电股份( 与通信组联合覆盖)、景旺电子、胜宏科技;

    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科瑞技术、智立方、思林杰、大族激光、赛腾股份、杰普特、华兴源创、博杰股份、荣旗科技、天准科技( 电新组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凌云光、精测电子(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博众精工( 机械组覆盖);品牌消费电子:传音控股、漫步者、安克创新(与家电组联合覆盖)、小米集团( 港股);折叠屏产业链: 东睦股份( 金属材料组与机械组联合覆盖)、精研科技、统联精密、科森股份、凯盛科技(与建筑建材组联合覆盖)、长信科技、长阳科技、汇顶科技;

    汽车电子: 电连技术、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科技、联创电子、裕太微、和而泰、科博达、德赛西威( 计算机与汽车联合覆盖)、菱电电控、湘油泵(与汽车组联合覆盖)、华阳集团、东软集团( 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保隆科技( 汽车组覆盖)、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图达通、四维图新、百度集团(海外组覆盖)、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经纬恒润、伯特利( 汽车组覆盖)、中鼎股份、天润工业、中科创达(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诚迈科技、小鹏汽车( 汽车组与海外组联合覆盖)、理想汽车(汽车组与海外组联合覆盖)、蔚来、上汽集团、比亚迪(汽车组与电新组联合覆盖);

    自动驾驶: 禾赛科技、图达通、四维图新、百度集团(海外组覆盖)、地平线、黑芝麻智能、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东软集团(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经纬恒润、保隆科技( 汽车组覆盖)、伯特利( 汽车组覆盖)、大华股份、海康威视风险提示: 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创新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消费电子产业链外移影响国内厂商份额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