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视角:汽车零售热度延续 二手房热度略有转弱

张继强/吴宇航/吴靖 2024-11-25 20:19:11
机构研报 2024-11-25 20:19:11 阅读

  核心观点

      上周出行热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汽车零售热度延续。用煤日耗同比略有上行,水电供给同比维持在季节性低位,煤价下降。水泥供需偏弱,库存下行,价格延续上行。黑色供给同比降幅收窄,需求下行,库存低位震荡,价格表现分化。

      沥青开工率同比降幅收窄,价格略有下降。化工产业链开工率略有下滑。半钢胎生产热度与前一周持平,全钢胎生产热度略有回升,整体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新房热度延续,二手房边际转弱。出口运价表现分化。猪肉价格走弱。

      原油价格上行,黑色系价格多数上行。

      出行热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汽车零售热度延续

      出行热度维持在季节性较高水平。①城内出行方面,截至11 月22 日当周,9 个重点城市地铁客运量环比-1.2%(前值为+0.4%),较2019 年同期+14.0%(前值为+14.7%),出行热度略有下降,但总体仍维持在高位;截止11 月17 日,拥堵延时指数同比-1.4%(前值为+0.6%)。②城际出行方面,截至11 月22 日当周,国内航班(不含港澳台)/国际航班执行航班数量同比+4.4%/+47.3%(前值为+3.7%/+45.0%),执飞率88.0%/84.6%(=执行航班数/计划航班数,前值为86.1%/84.2%,去年同期为86.4%/82.9%),国内、国际航班执飞率有所上升,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电影市场热度有所回升,汽车零售热度延续。①服务消费方面,截至11 月21 日当周,电影票房环比+19.4%(前值为-34.6%),电影票房同比去年+13.7%(前值为-15.6%),相较2019 年同期-46.7%(前值为-61.4%)。电影市场热度有所回升。②耐用品方面,乘联会口径11 月1-17 日乘用车零售/批发同比去年同期+30%/+37%(前值为+29%/+41%),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释放,汽车市场保持较高热度,汽车销售数量处于历史高位水平。③非耐用品方面,截至11 月22 日当周,轻纺城成交量同比-18.2%(前值为-7.5%),纺织消费热度较前值继续下降。

      政策端,11 月20 日消息 ,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提前下达2025 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明确了2025 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的总额为98.9 亿元人民币。这笔资金将覆盖全国多个地区,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领域,以进一步推动绿色交通和可持续发展。11 月21 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二级调研员宋英杰在2024汽车金融产业峰会上表示,目前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维持在高位,下一步将在继续落实好已出台补贴政策和系列配套支持政策的基础上,科学评估今年的政策成效,提前谋划明年的汽车以旧换新接续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并持续完善汽车相关政策,促进二手车放心、便利交易。

      建筑业供需偏弱

      电力方面,用煤日耗同比略有上行,水电供给同比维持在季节性低位,煤价下降。水泥供需偏弱,库存下行,价格延续上行。黑色供给同比降幅收窄,需求下行,库存低位震荡,价格表现分化。沥青开工率同比降幅收窄,价格略有下降。

      化工产业链开工率略有下滑。半钢胎生产热度与前一周持平,全钢胎生产热度略有回升,整体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具体来看:

      (1)电力方面,用煤日耗同比略有上行,水电供给同比维持在季节性低位,煤价下降。截至11 月20 日,25 省动力煤日耗周均环比/同比分别+6.3%/+2.9%(前值为+6.2%/+2.8%),用煤日耗同比稳中有升。随着冬季供暖需求增加,电厂日耗缓慢提升,但居民用电不及往年同期,化工行业耗煤维持常态,终端需求仍难出现突破性上涨,采购以刚需补库为主。水电供给同比下降,但同比降幅较前值收窄。截至11 月24 日,三峡水库日均出库流量的周均环比/同比分别为-0.1%/-7.3%(前值为-0.1%/-14.5%)。截至11 月23 日,秦皇岛动力末煤(Q5500)平仓价830.2 元/吨,环比-1.4%(前值-0.6%),煤价下降。

      (2)水泥、黑色供需偏弱,沥青开工率同比降幅收窄。①水泥供需偏弱,库存下行,价格延续上行。水泥需求降幅收窄,截止11 月18 日,水泥发运率同比-6.1pct(前值为-7.8pct)。供给端水泥生产下滑,磨机运转率同比降幅走阔,产能利用率同比下降,截止11 月15 日,磨机运转率同比-4.5pct(前值为-3.3pct);根据百年建筑网,截至11 月21 日,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43.7%(前值+61.15%)。水泥库存继续下行,截至11 月15 日,水泥库容比周环比-0.2pct(前值为-0.4pct)、同比-3.5pct(前值为-3.6pct)。水泥价格持续上行,11 月22 日当周水泥价格环比+0.6%(前值+0.3%)。

      ②黑色供给同比降幅收窄,需求下行,库存低位震荡,价格表现分化。供给端,整体钢材供应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截至11 月20 日,全国高炉开工率同比-1.6pct(前值为-2.0pct),截至11 月15 日,螺纹与线材产量同比-8.4%(前值为-9.3%),生产降幅收窄,趋势上建筑钢材产量与前一周大致持平。需求端,建筑钢材成交量延续下行趋势。截至11 月22 日,建筑钢材成交量周同比为-23.4%(前值为-21.4%)。价格端,铁矿石价格环比-0.5%(前值-0.5%),螺纹钢价格环比+2.5%(前值为-2.3%)。库存方面,螺纹钢去库节奏减弱。截至11 月20 日,螺纹钢库存275.20 万吨,绝对值高于2019 同期水平,周同比-18.0%(前值为-18.5%),近五年库存分位数为2.9%(前值为2.9%)。③沥青开工率同比降幅收窄,价格略有下降。截至11 月20 日,沥青开工率周环比+0.8pct(前值为+4.8pct),同比-5.0pct(前值为-6.9pct),沥青开工率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修复速度减慢,价格略有下降,截至11 月22 日,沥青价格周环比-0.1%(前值+0.9%)。

      (3)化工产业链开工率略有下滑。供给端,PTA、聚酯和江浙织机开工环比均较前值略有下行。截至11 月22 日当周,PTA/ 聚酯/ 江浙织机负荷率周环比分别为-1.5pct/-0.9pct/-0.5pct ( 前值为+3.2pct/-0.3pct/+0.3pct )、同比分别+6.4pct/-0.3pct/-0.3pct(前值为+9.4pct/+1.9pct/+3.3pct)。

      (4)半钢胎生产热度与前一周持平,全钢胎生产热度略有回升,整体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截至11 月22 日,半/全钢胎开工率周环比分别+0.0pct/+2.2pct(前值为-0.5pct/-2.2pct)、同比分别+6.3pct/+3.1pct(前值为+7.1pct/-2.7pct)。

      新房热度延续,二手房边际转弱

      上周新房成交回暖,结构上,一线>二线>三线。截至11 月24 日,30 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去年同期24.08%(前值-3.08%),一二三线成交面积同比去年同期64.83%/24.87%/-19.90% (前值为42.02%/-19.46%/-12.57%)。合并来看,十一月前三周新房成交同比14%(前值9%),新房成交动能有所回升。

      上周二手房成交热度略有转弱,结构上,一线>二线>三线,挂牌呈现量升价跌的特征。截至11 月22 日,26 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去年9.4%(前值为19.79%),其中一二三线同比50.21%/5.15%/-14.7% (前值62.43%/11.05%/7.96%),合并来看,十一月前三周二手房成交同比20%(前值为23%)。挂牌方面,截至11 月11 日,城市二手房出售挂牌价/量指数周环比-0.04%/4.10%,挂牌呈现量升价跌的特征。大型城市方面,截止11 月22 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分别为46.4%/74.0%/101.1%/44.4%( 前值为47.8%/76.1%/122.5%/46.2% ) , 环比分别为32.8%/19.3%/33.2%/78.5%,大型城市二手房市场热度仍高。

      政策方面,上周房地产政策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均有发力。中央层面上,2024 年11 月20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司法拍卖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大网络法拍不动产腾退交付力度。 供给方面,广州将在全市范围内收购满足90 平方米以下的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房。需求方面,北上广深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满2 年二手房再上市免增值税,其他各地围绕公积金贷款展开。

      整体来看,新房成交动能有所回升,二手房成交热度下行,二手房挂牌呈现量升价跌的特征,贝壳KMI 指数回升。前期地产组合拳政策落地后,本月地产政策再次放松,中央层面降低契税+北上广深取消普宅标准,地产供需格局延续好转,带看、认购与成交等数据改善,特别是一线城市集中放松限购限贷政策对二手房成交提振明显,近期新房热度也开始上行,低能级城市目前库存偏高,关注一线能否发挥传导效应。向前看,预计短期内房地产市场热度会有延续,但量价平衡尚未形成,结构上低线城市尚未明显修复,持续性还需观察,长期内的供需关系改善则需要更多增量政策和居民收入支撑,持续关注政策落地后房产销售情况。

      土地方面,上周土地市场量价环比下滑,部分地块以溢价成交。从主要成交事件来看,广州市1 宗地块溢价成交,杭州市3 宗地块溢价成交,成都市、扬州市等地出让地块以底价成交。11 月以来,杭州多宗地块以高溢价成交,最高溢价率超64%。截至11 月24 日,百城土地成交面积周环比-43.86%,同比-17.64%(较前值-107.91pct);供应面积周环比24.67%,同比-25.07%(较前值-18.17pct);土地溢价率环比-4.52pct,同比-2.23pct(较前值-4.89pct);土地成交总价周环比-51.37%,同比73.78%(较前值-9.45pct)。

      出口运价表现分化

      上周进口运价整体偏弱。截至11 月22 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周均环比-2.3%,国内进口运价(CDFI)小幅震荡,环比+0.2%,截至11 月19 日,煤炭/粮食/铁矿石运价指数周均环比分别为-0.21%/-0.35%/-0.34%。煤炭方面,煤炭价格下降。居民用电负荷小幅走高,但非电行业开启错峰生产,煤炭需求整体偏弱。铁矿石方面,铁矿石基本面供强需弱,价格下降。供应方面,受前期发运影响,到港量增加明显;需求方面,国内新增高炉复产5 座,检修6 座,本期铁水产量微降。

      上周出口运价表现分化。截至11 月22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CCFI)环比前一周+2.0%,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SCFI)环比前一周-4.1%。具体来看,上周远洋航线运价下降,其中日本航线运价上涨,欧洲航线、北美航线、波斯湾航线、澳新航线、南美航线运价下降。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贸易伙伴国经济复苏走势不确定性是拖累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欧洲方面欧元区11 月综合PMI 为48.1,未来复苏的前景面临考验。北美方面,美国经济数据整体保持韧性,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年率为5.1%,较前值上升0.3pct,11 月制造业PMI 为48.8,服务业PMI 为57,综合PMI 为55.3,服务业PMI 和综合PMI 超出市场预期;就业方面,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1.3 万人。韩国11 月前20 天出口同比为5.8%。短期内外需维持一定韧性,后续关注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政策预期的变动,以及相关的抢出口现象。

      猪肉价格走弱

      猪肉价格走弱,蔬菜价格下行。截至11 月22 日,农产品200 指数周均环比-1.0%。截至11 月22 日,猪肉/牛肉/羊肉/白条鸡周环比为-1.3%/-0.2%/0.2%/1.4%,蔬菜/水果周环比-2.5%/-0.1%,鸡蛋周环比-1.3%。上周猪肉价格出现下跌。

      受近期气温大幅波动影响,猪场养殖风险增加,养殖端避险性出栏增多,同时下游需求支撑不足,猪价进入下行通道。

      上周蔬菜价格下行。目前气温高于往年同期,且光照相对充足,有利于果蔬生长,果蔬进入批量上市阶段,叠加“北菜南运”,市场供给呈宽松局面。上周鸡蛋价格下行。随着气温降低,蛋鸡进食量和产蛋率上升,同时气温降低也有利于鸡蛋的运输和储存,供给总体上呈现宽松局面。

      原油价格上行,黑色系价格多数上行

      内盘方面,截至11 月22 日,南华工业品指数周均环比0.2%,铜/铝环比分别为-1.0%/-1.7%。铁矿石/焦炭/螺纹钢环比分别-0.5%/3.0%/2.5%,水泥/玻璃价格周均环比分别为0.6%/4.4%。外盘方面,截至11 月21 日,RJ/CRB 指数周环比2.2%,布伦特原油周环比2.6%,截至11 月23 日,LME 铜现货/LME 铝现货-1.05%/-1.86%。外盘方面,原油价格上行,主因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内盘方面,黑色系价格大部分上行。

      (1)原油价格上行。供给端偏多。中东局势仍保持紧张态势,俄乌冲突再度加剧,地缘溢价抬升。需求端偏空,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0PEC 连续四个月下调全球原油需求,亚洲原油需求大国进口皆维持低位;库存端偏多,截至11月15 日,美国EIA 原油库存+54.5 万桶(前值+209 万桶)。

      (2)黑色系价格多数上行。铁矿石价格略有下行。铁矿石在供应与库存偏高的影响下,价格偏弱运行,前期商品的强预期仍在回调。螺纹钢价格上行,钢厂补库、天气影响与地产热度上行等因素推升短期钢价,但到位资金与实物工作量仍待改善的大背景下,建筑业整体呈现供需偏弱格局,黑色系上行空间或有限。

      (3)铜价有所下行。美元指数抬升、降息预期回调、库存偏高以及需求进入淡季对铜价亦有制约,短期铜价表现偏弱。

      风险提示:1)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政策落实节奏存在不确定性,若后续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经济修复速度可能偏缓。2)海外经济和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海外经济数据偏离市场预期,衰退风险正在加大,外需回落或会对经济造成进一步拖累。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