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战略周观察:俄乌局势阶段性升级
研究结论
战略动向复盘:近期俄乌冲突进一步升级,乌克兰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打击俄境内的战略纵深目标,俄方以发射新型中程导弹做出回应。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电视讲话中强调,使用西方制造的导弹袭击俄罗斯本土已使俄乌冲突具有全球性质,是令局势升级的危险行为,分析认为以下因素影响俄乌战场走势:
拜登因任期即将结束加快援乌节奏。考虑到拜登仅余不足两月任期,而俄乌冲突尚未呈现明确解决方案,拜登试图在特朗普就任前争取美国在俄乌冲突谈判中的主导地位,作为自己潜在的外交成就之一。拜登近期撤销了禁止在俄罗斯境内 300 公里(185 英里)使用美国武器的禁令,同意乌克兰动用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向俄罗斯本土发射远程导弹,承诺为乌克兰东部提供反步兵地雷,并加快美国对乌军事援助的拨款与落实节奏。这帮助乌克兰拥有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的能力(特别是库尔斯克地区),通过拉长补给线等困难增加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推进的成本。而俄罗斯以核武器使用新原则回应,对外表明俄罗斯将使用核武器应对对其主权和领土完整构成“严重威胁”的攻击,首次宣布自己有权对一个只拥有常规武器的国家使用核武器——前提是这个国家得到核大国的支持,警示美国及欧洲国家援乌红线不可逾越。
欧洲承担冲突持续的主要成本。俄罗斯使用导弹、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对乌克兰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轰炸,可能导致乌克兰出现断电、停暖等困难。俄方于11 月21 日向乌克兰境内发射代号“榛树”的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属于战略性武器(威慑程度接近核武器),理论射程在三千公里到五千公里之间,涵盖欧洲全境。北约秘书长吕特已直接与特朗普会谈能否向乌克兰提供最新防空系统。英国与法国已向乌克兰提供射程250 公里的导弹,并授权其在俄罗斯境内使用,而德国拒绝提供相应武器且释放与普京的和谈信号,欧洲各国因持续卷入俄乌冲突产生立场分歧。
俄乌近期态势可以理解为:双方通过互相释放威慑信号,避免走向对自身不利的态势,而欧洲国家与俄罗斯共享漫长边界线,将在特朗普执政并可能减弱援乌力度后,承担冲突持续的主要成本。
双方均试图在特朗普执政前获取更多谈判筹码。特朗普过渡团队对美国如何结束俄乌冲突存在分歧,副总统万斯及多位高级官员表示美国应停止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以确保尽快开启谈判进程,而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认为如果俄罗斯拒绝谈判,美国应继续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后续仍涉及乌克兰东部领土归属、乌克兰加入北约欧盟等组织、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是否有条件终止等议题,预计成为特朗普正式就职后面对多重约束的议程之一。拜登任期内最后的冒险行为,可能加大后续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妥协的难度,俄乌双方均试图在特朗普执政前使自身获取更多谈判筹码。
拜登试图重申外交承诺。拜登在11 月14 日至16 日前往秘鲁利马会见秘鲁元首,随后前往巴西参与G20 峰会,并于16 日下午在APEC 峰会期间与中国举行两国元首的第三次面对面会晤。参会期间重申了美国对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承诺,试图通过与各国领导人的对话,巩固美国与盟友国家的关系,捍卫过往外交遗产特别是任内推动的小多边同盟体系(美日韩三边合作等机制)。
风险提示
俄乌冲突在拜登任期结束前存在升级风险,增大了双方谈判的推进难度。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