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资金透视 交易型资金有所降温
核心观点
近期国内处于政策真空期,海外特朗普交易升温,市场缺乏明确主线下,交易型资金的波动增强:散户资金连续两周净流出超150 亿元;融资交易活跃度回落至常态化区间上沿,其中11.22 融资单日净流出超120 亿元;被动配置型外资上期净流出超100 亿,创2016 年以来新高。而逆势资金托底的现象仍存:①11 月中旬以来,ETF 呈现逆势增持特征,上周五净申购超100亿份,此外,上周证监会指出要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且多家基金管理人调降31 只大型宽基ETF 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②产业资本侧,净减持力度相对平稳。此外,近期再融资市场小幅回暖,关注其发行节奏对资金面影响。
外资交易活跃度回升,被动配置型外资流出超百亿我们以日均成交额作为日均净买入额的代理指标观测(4Q23 以来,两者趋势基本一致),上周北向资金日均交易额回落至2148 亿元,交易活跃度环比小幅回升至12.9%,处于2014 年以来的相对高位。以EPFR 统计的配置型外资中,2024.11.13-2024.11.20,配置型外资净流出142 亿元,环比前期净流出规模有所扩大,其中主动配置型外资连续净流出六期,上期净流出20.4 亿元,被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出121.4 亿元,环比上期净流出规模有所扩大。截至10 月,外资在新兴市场中配置A 股比例仅为4.1%,与2023年3 月(6.5%)相比仍具有提升空间。
散户资金连续两周净流出,融资资金转向净流出短线资金方面,上周散户资金转向净流出(168 亿元),连续两周净流出;上周融资净流出42 亿元,交易活跃度环比回落至9.32%,位于2018 年常态化区间上沿,边际来看,11.22 融资资金单日净流出123 亿元,融资活跃度回落至9.22%水平;结构上,融资资金净流入银行、建筑等偏防御的行业,流出电子、计算机等行业。超长线资金方面,ETF 上周净流入64 亿元,宽基指数净流入13 亿元,但趋势来看,上周五ETF 转向净流入,板块中,科技、医药板块净流入规模居前,行业ETF 中,跟踪电子、计算机&通信指数的ETF 净流入规模居前。
公募基金新发连续四周超百亿,百亿私募基金仓位创新高基金端,上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194 亿份,环比上上周强度回落;存量基金中,股票/混合基金权益仓位环比基本持平,普通股票型仓位/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分别为87%、82%。从新发基金占比来看,近期债券型基金发行占比有所回落。根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11.1,百亿元级股票私募机构仓位指数值达79.1%,创出年内新高,较上上周提升4.39 个百分点,也创出了今年单周加仓幅度的最高纪录;57%的百亿私募仓位处于重仓或满仓水平。且私募基金积极自购,截至11.11,今年以来共有14 家私募证券管理人合计自购旗下产品共计7.03 亿元。其中,百亿级私募为自购主力。
四大期指主力合约基差整体下行
期现价差方面,上周四大期指主力合约基差整体下行,IF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由6.37 点下行至-4.90 点,IH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从4.55 点收敛至2.04点,IC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从-11.28 点下行至-41.25 点,IM 主力合约从-22.51点下行至-79.29 点。跨期价差方面,IF 跨期价差由-43.6 点收敛至-15.6 点,IH 跨期价差由-13.4 点修复至6.4 点,IC 跨期价差(-239 点收敛至-164.2点,IM 跨期价差由-319.8 点收敛至-243.8 点。从前20 席位持仓变化来看,上周IF 净持仓空头减少7303 手、IH 净持仓空头减少51 手、IC 净持仓空头减少1874 手、IM 净持仓空头减少8588 手。
风险提示:1)估算模型失效;2)数据统计口径有误。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