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周报:北京发布百亿级合成生物计划 上海大力推进生物制造发展

王强峰/刘天其 2024-11-26 14:11:16
机构研报 2024-11-26 14:11:16 阅读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62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 年10 月6 日为基准1000 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4/11/18-2024/11/22)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下跌0.49 个百分点至1027.81。上证综指下跌1.91%,创业板指下跌3.03%,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赢上证综指1.42 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2.54 个百分点。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促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5-2027 年)》11 月15 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促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5-2027 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中提到,聚力建设纤维、膜、生物制造3 大创新高地,培育壮大复合 材料、催化新材料、电子化学品、高温超导、石墨烯5 个产业集群,打造深度赋能的材料智能引擎,“3+5+1”新材料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其中生物制造领域:大力推进生物制造,支持合成生物材料、可生物降解材料等 替代传统化工材料,布局5 个以上新产品开发。支持传统石化基地布局CO2 制备生物燃料、生物材料催化剂及原料、生物  基尼龙等产业化项目,推进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在工业等领域应用。

      目标到2027 年,3 大创新高地和5 个集群占新材料产值比重达到90%,开发应用3-4 个新材料垂类人工智能模型。建成12 家新材料中试基地,新增20 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新材料产值达到3500 亿元,新材料占原材料工业产值比重超 过45%。(资料来源:synbio 深波,华安证券研究所)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公开征集生物制造领域重大科技需求建议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公开征集生物制造领域重大科技需求建议,聚焦生物制造领域的合成生物、基因工程、生物药械和生物材料等重点方向,征集产业技术攻关、创新产品研制及应用示范等方面的重大科研需求。(资料来源:synbio 深波,华安证券研究所)

    北京拟到2026 年形成1 至2 个百亿级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11 月21 日,北京已集聚80 余家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创新企业,《北京市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 年)》提出,到2026 年,北京合成生物制造的创新资源集聚力、产业创新策源力、示范应用引领力、区域辐射带动力将全面提升,北京创新策源、津冀承接支撑、辐射带动全国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预计培育百家以上优秀初创硬科技企业,初步形成1 到2 个百亿级产业集聚区。(资料来源:TK 生物基材料,华安证券研究所)

    迈邦生物与百利天恒达成全球深度战略合作,全力助力BL-B01D1药物商业化进程

      11 月18 日,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迈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战略签约意义非凡,预示着双方将在生物医药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推动百利天恒全工艺平台研发实力持续迭代升级,实现稳固供应链、降本增效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标志着迈邦生物将全方位助力百利天恒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进其核心产品BL - B01D1 的开发与商业化进程,携手在生物医药创新之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资料来源:bioSeedin 柏思荟,华安证券研究所)

    陈学思院士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推荐的“高性能聚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进入技术发明奖候选名单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公示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总评候选者(通用领域)名单,共有3 位个人和15 个研究集体入选。陈学思院士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推荐的“高性能聚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进入技术发明奖候选名单。研究团队发明共轭配位和分子内多核协同催化技术,将丙交酯的收率从92%提升至98%,聚合反应催化活性提高了133 倍;突破恒温场控制与稳态连续聚合技术,使丙交酯的旋光纯度从 99.0%提高到 99.7%,并实现了聚乳酸的快速连续聚合;攻克结晶引导与扩链接枝改性技术,将全立构结晶聚乳酸改性树脂的熔点提高到 254 ℃,维卡软化温度提高到214 ℃,断裂伸长率提高到 400%,开发出寿命可调的聚乳酸  复合地膜。建成国内首条年产万吨级聚乳酸生产线和国内首条 10吨/年的医用聚乳酸生产线,聚乳酸超高强度可吸收接骨螺钉和接骨板等 8 项产品获得国家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资料来源:TK生物基材料,华安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