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美元上行压力下外资加速流出港股
核心观点:美元上行压力下外资加速流出港股
上周港股小幅回升后再度调整,外资和空头是流出主力,南向和产业资本有支撑,资金面仍处于角力期:1)外资,主、被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出港股规模继续扩大并创近5 年新高;2)南向,上周净流入规模收窄但仍处于高位,交易占比仍在四成以上,但美元指数上行下AH 溢价或有上行压力;结构上,南向哑铃型加仓和高低切换的特征延续,部分互联网公司调整后南向再度净流入;3)产业资本,回购热度连续两周回升,回购额、回购市值比均回升至2023 年以来80%分位以上;4)空头,上周恒生指数日均沽空比例进一步上升至近16%,其中互联网板块沽空比例明显上升。
外资动向:配置型外资净流出规模创近5 年新高11 月14 日至11 月20 日,以EPFR 口径统计的配置型外资净流出港股规模扩大,净流入ADR 规模收窄。配置盘,港股主动外资净流出规模扩大至4.54 亿美元(vs 前一周净流出2.83 亿美元),被动外资转为净流出13.65亿美元(vs 前一周净流入4.22 亿美元);主、被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出港股规模创近5 年新高;交易盘,我们测算的净流出规模收窄至33.96 亿美元(vs前一周净流出56.35 亿美元)。在“特朗普2.0”交易发酵及地缘冲突加剧的影响下,上周美元指数日内升破108,创2023 年10 月以来新高,外资在避险需求下流出港股等新兴市场。
南向资金:南向单周净流入创年内新高,交易占比升至四成以上上周南向净流入规模收窄至263.88 亿人民币,南向交易占比仍位于四成以上(44.07%),是港股资金面的主要支撑项。截至11 月25 日收盘,AH 溢价收窄至147 左右。根据我们构建的AH 溢价模型和敏感性分析,随着美元指数中枢抬升,新的AH 溢价合理波动范围大致为142-149,短期美元指数仍有上行风险,对应AH 溢价可能亦有上行压力。行业维度,上周医药、传媒、银行、电子、汽车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居前,计算机、钢铁净流出规模居前。个股维度,上周南向净流入规模居前的个股包括美团-W/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中国平安/小米集团-W 等。
产业资本:回购热度连续两周回升
港股回购热度连续两周回升:上周回购案例数260 起,较前一周增加11 起;回购额71.98 亿港元,较前一周增加38.11 亿港元;回购市值比回升至万分之1.43;上述指标均回升至2023 年以来80%分位以上。行业维度:1)考察回购额,软件与服务、保险、银行等回购额居前,软件与服务、保险、制药等回购额环比提升,银行等回购额环比回落;2)考察回购市值比,软件与服务、保险、制药、运输、医疗保健设施与服务等回购市值比居前。个股维度,回购额前10 的个股为腾讯控股/友邦保险/汇丰控股/快手-W/中远海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石药集团/新秀丽/太古地产/太古股份公司A。
情绪跟踪:港股互联网沽空比例明显上升
1)估值与风险溢价:上周恒生指数PETTM 回落至8.74x,风险溢价(相对美债)回升至7.03%,接近滚动5 年均值;2)空头头寸:上周恒生指数日均沽空比例回升至15.70%;其中,港股互联网日均沽空比例回升至18.15%,接近21 年以来均值上方1x 标准差;港股地产沽空比例回落至11.48%;3)看跌看涨期权比率:上周恒生指数看跌看涨期权比率小幅回升至1.06;4)权证成交额:上周香港衍生权证成交额大幅回落至62.58 亿港元,占主板总成交额比重则回升至4.78%。
风险提示:估算模型失效;数据统计口径有误。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