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宏观:如何看待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10%关税?上一轮关税复盘及未来路径推演
北京时间11 月26 日上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因为芬太尼等毒品问题,将对中国所有商品加征10%的关税。此外,特朗普还称,将在上任第一天便签署总统行政令,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商品征收25%的关税,直到两国采取有效行动,阻止毒品和非法移民涌入美国。受消息影响,美元指数快速冲高,人民币、加拿大元、墨西哥比索兑美元汇率走弱。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外部冲击和风险,有必要认真研判形势并及时妥善应对,形势估计更严峻、储备策略才能更充分。本文重点梳理了美国加征关税的法律依据和程序,复盘了上一轮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全过程,对本轮加征关税的可能路径进行推演,并就中国如何应对提出建议。
一、如何看待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10%关税?
第一,不应将“加征10%关税”视为好于预期,这只是特朗普之前宣称的“对中国征收60%关税”的第一步。在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中,特朗普政府通过四轮加征关税,将对华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从2018 年初的3.1%升至2019年底的21%。
第二,特朗普只提芬太尼问题,而没有把不公平贸易、侵害知识产权等作为对华加征关税的借口,与美国总统加征关税的权限和流程有关。特朗普要想在上任第一天就加征关税,最有可能的是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即毒品问题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若想以不公平贸易、侵害知识产权等为由加征关税,则需援引301 条款,而这在流程上需要一定时间。
第三,对华初步加征10%关税,可为后续加征和谈判预留空间和筹码,同时也避免对美国通胀产生较大冲击,这是其加征关税的策略。一方面,加征关税从来只是手段而非目的,2020 年1 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美国取消对第四轮第二批清单加征关税、对第四轮第一批清单关税税率减半,中国则增加进口美国商品等。另一方面,当前美国通胀仍有韧性,若对华一次性大幅加征关税,将显著推高居民生活成本和通胀,引发再通胀风险。当然,我们也不能低估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的决心、幅度和节奏。
第四,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发声的方式,提前施加总统影响力。当前特朗普只是组建过渡政府,真正掌控总统权力要等2025 年1 月20 日正式就任之后。
但特朗普的“自媒体治国”,实际上已经通过可置信威胁的方式,提前向其他国家施加影响。
第五,特朗普针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加征关税威胁,特别是“盟友”加拿大,真实意图可能是以关税为筹码,让墨加两国承担解决美国毒品和非法移民问题的成本。特朗普在上一个任期中,就计划通过美墨边境建墙来阻止非法移民涌入,并由墨西哥支付建墙费用,但未能成功,本轮或将以更强硬的方式推进。至于芬太尼等毒品问题,根源在于美国自身止痛类处方药滥用以及禁毒不力,即使墨加两国愿意加强管理,也难以真正根治。
二、“特朗普2.0”对华加征关税需遵循怎样的法定程序?
美国国会掌控税收立法权,但通过多项立法将部分权力让渡给了总统,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绕过国会自行决定加征关税,因此“特朗普2.0”对华加征关税的法律门槛并不太高。
具体来看,232 条款、201 条款和301 条款都赋予了总统提高关税的权力,《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授权总统可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出口管制、加征关税等措施。在上届总统任期内,特朗普援引232 条款、201 条款和301 条款对华加征关税,根据IEEPA 发布行政命令,将华为等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对象名单。至于特朗普宣称的“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则需要国会参众两院投票通过,流程相对复杂。
三、复盘:“特朗普1.0”对华加征关税的全过程“特朗普1.0”的对华关税政策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政策落地速度较快。特朗普上任的第四个月(2017 年4 月)就对部分商品发动贸易调查,第八个月(2017年8 月)就发动了对中国的“301 调查”,在任期的第二年陆续启动加征关税。
二是商品覆盖范围较广。上一轮对中国加征关税涉及价值约3700 亿美元商品,占2018 年美国对中国进口金额的68.7%,包括资本品、中间品和必需消费品。三是加征关税幅度较大。根据PIIE 测算,美国对华进口平均关税税率从2018 年初的3.1%最高涨至2019 年底的21%,随着2020 年初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达成,平均关税税率小幅回落至19.3%。
“特朗普1.0”的对华加征关税主要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2017 年至2018年初,对美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例如钢铁、铝、洗衣机等,不分国家,但中国是主要进口来源国;第二阶段,2018-2019 年,对中国单独加征四轮关税,引发中美贸易摩擦;第三阶段,2020 年初,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暂停对新一轮商品加征关税,对部分商品加征关税税率减半。
四、沙盘推演:本轮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可能路径“特朗普2.0”对华加征关税会考虑三个因素:一是需要满足的法律条件,例如援引IEEPA 能够快速实施,援引301 条款等则需要先开展贸易调查。二是美国通胀的掣肘,要注意加征关税的覆盖范围、幅度和节奏。三是中国的反制措施会扩宽关税的谈判空间。
最坏情形下,美国可能对中国所有商品的关税税率提高至60%;但更可能的情形是,美国对华平均关税税率提高至40%-50%,对部分商品加征超60%的关税。
节奏上来看,特朗普可能在上任初期,直接援引IEEPA 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随后启动新一轮“301 调查”,分阶段对华加征关税,最快或于2025 年二季度宣布,年中实施,之后再逐步加码。
此外,“特朗普2.0”的关税政策还将显著升级:一是对进口商品溯源,打击中国商品通过第三方转出口至美国的行为;二是对低货值的跨境电商包裹进行拦截,将对中国跨境电商贸易冲击较大;三是可能对全球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将导致全球贸易活动萎缩,冲击中国的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
五、中国应如何应对?
“特朗普2.0”将对中国经济和资产价格等的平稳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一是直接冲击中国出口,二是制约中国高科技领域发展,三是人民币汇率和A 股可能承压,四是对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造成干扰。
面对特朗普再度对华加征关税,中国应沉着冷静,出台有力的反制措施,提高内部政策和预期的确定性,凝聚共识、共渡难关。具体可从关税反制、扩大内需、出口布局多元化、企业出海与国际利益共同体等方面入手。
风险提示:美国对华政策超预期、国际经济政治局势变化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