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投资周报:科技厂商加码量子产业布局 看好产业链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
根据NVIDIA 官网, 11 月18 日,NVIDIA 宣布正与谷歌量子AI 合作,使用NVIDIA CUDA-Q平台进行模拟,加快下一代量子计算器件设计工作。谷歌量子AI 正在使用量子经典混合计算平台和NVIDIA Eos超级计算机模拟量子处理器的物理特性。量子通信有望克服量子计算硬件当前在运算规模上的局限,同时突破“噪声”现象对量子通信的影响。通过CUDA-Q 提供的模拟技术,原本需一周时间完成的噪声模拟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根据IT 之家, 11 月21 日,在MicrosoftIgnite 2024 大会上,微软公司和原子计算宣布刷新量子比特纠缠数量纪录,并计划明年向商业客户交付基于该技术的量子计算机。两家公司让24 个逻辑量子比特实现纠缠,是迄今数量最多的一次。同时,系统能够检测出组成物理量子比特的中性原子何时消失,并反复纠正。
两家公司计划明年向商业客户交付基于该技术的量子计算机。
三大运营商持续加码量子产业布局,保护信息安全,开辟产业新赛道。
(1)中国电信:2023 年5 月全资成立中电信量子集团,今年4 月进一步加深与国盾量子合作。今年5 月,中电信量子集团推出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推动量子计算在新材料开发、新药创制、气象模拟等场景应用。(2)中国移动:在量子科技领域投资了华翊量子、玻色量子、信通量子、国科量子等多家企业,覆盖量子云计算、光量子计算、量子密钥开发、量子加密对接等多个细分领域。(3)中国联通:
今年6 月发布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已在HUAWEI Mate 60 系列手机上完成适配。今年7 月的2024 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联通与本源量子等企业共建“四算一网”星衍算网服务平台。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有望和量子产业实现双向赋能,拉动量子行业产业化加速。一方面,量子产业有望从技术和安全层面赋能人工智能。(1)技术上:量子计算在大规模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有望提升大模型训练的速度和准确性;(2)安全上:量子密码学因其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望在数据隐私保护和安全通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提升量子产业效率的同时,为量子行业产业化提供了应用场景。(1)人工智能提升了量子计算机编程的效率,找到最适合特定问题的算法结构。(2)人工智能为量子产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落地场景,打开更广阔市场空间。
6G 时代,通算融合成为主要场景,量子行业布局加速。一方面,人工智能与量子产业双向赋能,量子行业产业化加速;另一方面,信息安全日益严峻,量子产业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建议关注:国盾量子、光库科技、中国电信A/H、中国移动A/H、中国联通。
风险提示。国际合作减少的风险;量子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量子产业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量子产业监管政策收紧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