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专题报告:什么是棚改债务

赵增辉 2024-11-28 08:03:13
机构研报 2024-11-28 08:03:13 阅读

  什么是棚户区改造

      棚户区改造是指纳入国家棚户区改造计划,依法实施棚户区征收拆迁、居民补偿安置以及相应的腾空土地开发利用等的系统性工程。包括城镇棚户区(含城中村、城市危房)、国有工矿(含煤矿)棚户区、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和危旧房、国有垦区危房改造项目等。

      总体来看,我国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出台对改善民生、提振国内经济以及助推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一过程,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债务。

      棚户区改造的发展

      2004 年-2005 年,国家开始棚户区改造试点。2008 年-2013 年是全国范围内推广阶段。2008年四季度,中央出台扩大内需十项措施,棚户区改造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内容启动,并在全国推广,此阶段安置方式为实物安置为主。2014 年-2018 年,由于货币化安置的推动,棚户区改造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地方政府隐债的显著增加以及房价的快速上涨,棚改政策于2019 年开始逐步收紧。至此,棚户区改造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棚改的资金来源及产生的债务

      棚户区改造的主要资金来源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内资金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贷款、城投平台的棚改用途债券以及2018 年以来的地方政府棚改专项债。

      综合来看,除了城投平台自身发行的棚改类城投债之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及棚改专项债的偿还主体仍然是地方政府。

      关于棚改债务如何化解?

      对于棚改债务,在地方政府的选择中,主要通过一是将棚改债务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制定可行的债务偿还计划;二是依赖项目本身,主要包括棚改项目腾空土地出让收入和政府出资开发的配套商业设施销售、租赁等收入,一般专项用于棚改债务的还本付息,同时棚改项目收益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此外,债务置换和专项债也是地方化解棚改债务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新一轮化债政策发力,将大大减轻地方的化债压力。置换后的债务法定利率低于隐性债务成本,有助于地方政府节约利息支出,扩大地方财政的增量支出,预计也有助于地方城投平台化解其经营性债务,以及企业回收应收工程款等款项。值得关注的是,考虑到棚户区改造产生的隐性债务有周期长、利率较低的特点,财政部明确了其在2029 年之后继续按照合同偿还的安排,避免较低成本融资的过早偿还,也表现出中央对地方化债的总体部署以及精细化考量。

      风险提示

      1、统计口径有偏差;

      2、财政收支出现波动;

      3、棚改及化债政策出现变化。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