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盈利系列七:盈利继续放缓 关注稳增长政策
宏观事件
11 月27 日周三,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10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680.4 亿元,同比下降4.3%(按可比口径计算)。
核心观点
压力传导至上游
总量:1-10 月企业利润年度继续回落,结构有所改善。一方面,10 月资产负债率持平于9 月,不再继续回升;产品销售率提升0.2pct 至96.3%,而收入(-0.2pct)相比较成本(-0.1pct)表现出更快的回落,10 月份继续表现出增量不增收的特征,美联储11 月继续降息25BP 而中国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确认了需求回落周期。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收入利润率回落0.11pct 的同时私营企业回升0.14pct,微观主体盈利结构改善。
结构:中游制造业部门的竞争压力仍在延续。从行业利润分配来看,截止10 月在制造业部门利润增速连续第二个月负增长,加深至-4.2%;制造业部门的利润占比继续回落至71.59%,相比较一年前下降幅度收缩至0.29 个百分点,上游利润的更快回落使得制造业相对提升。从行业杠杆率角度,制造业10 月持稳而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水的生产行业的杠杆率小幅回落,但是利润增速分别有0.4、2.0 和0.6 个百分点的回落,行业未来盈利压力暂未消除。从效益结构上来看,由于10 月PPI 负增长斜率的放缓(回落0.1pct 至-2.9%,降幅收窄0.9pct),驱动名义库存(-0.7pct)和实际库存(-0.6pct)增速均进入到去库状态,关注周期切换至主动去库对上游行业盈利的更大影响。随着10 月一揽子宏观增量政策出台,财政第一本帐和第二本帐支出进度分别达到77.6%和99.0%,关注未来中央财政支出比例抬升对于盈利预期的改善驱动。
地方化债和中央加杠杆
宏观:经济压力的上升驱动稳增长政策落地,关注中游盈利预期的修复。10 月增产不增收延续背景下的利润继续下滑(但单月降幅收窄),以及利润分配结构从中游承压开始向上游传导,凸显了逆周期调节的迫切性。从11 月初化债工作思路的四个根本转变,到11 月底中国国新和中国诚通5000 亿“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的发行(重点支持“两重”“两新”项目投资),既体现了稳增长力度的逐渐加强,也显示了稳增长主体的转变——从地方转向中央,未来关注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财政增量政策的安排。
风险
经济数据短期波动风险,上游价格快速上涨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