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市场策略展望:柳暗花明又一村

赖烨烨 2024-11-28 12:39:09
机构研报 2024-11-28 12:39:09 阅读

  展望2025 年,我们预计:1. 市场可能以结构性行情为主;2. 特朗普2.0或会对人民币汇率、企业盈利和资金流带来挑战;3. 中资股中A 股的回报或将较稳健;4. 小盘成长风格有望在超预期增量政策下更占优;5. 建议聚焦三大投资主题:央国企高息股、品牌和产能/产业链出海概念股、新质生产力概念股。

      1. 趋势性行情还是结构性行情?短期来看,中国市场仍主要受政策面的驱动,后续如果有显著的增量利好政策出台,有望推动市场情绪得到进一步修复。而在后续的刺激政策陆续揭开面纱之后,中长期信心的复苏还有待观察政策措施的落实和经济基本面的改善情况。如果明年政策刺激继续加码,尤其是在刺激消费和稳地产等方面,或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复苏。在更多的政策刺激出台前,我们预计中国市场或更多呈现结构性行情,可能更多是行业和个股的机会。

      2. 特朗普2.0 对中国市场有何影响?若特朗普执意大幅提高自中国进口商品关税,对中国贸易和GDP 的影响较2018-2019 年关税战或加倍,对中国企业盈利较为负面。另外,特朗普主张限制移民,对外加征关税,对内减税,或将对通胀带来上行风险。如果在长期通胀中枢上行的情况下,美债利率中枢可能会重新上行。中国央行明年仍有一定的降息的空间,中国利率或小幅走低。因此,中美利差或将有所缩窄,但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如果美国经济韧性较强,美元可能继续走强,或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可能会导致部分持有中国资产的外资回流至美元资产。

      3. A 股、港股还是中概股?如果人民币汇率走弱,或对市场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但A 股受全球经济周期和地缘政治风险的扰动较小,资金盘较稳定,流动性较充裕,相比海外中国股票彰显出较强韧性。外资对离岸市场的流动性直接影响更大,我们预计外资的趋势性回流或需待基本面出现扭转,而内地投资者在港股的定价权或进一步提升。基于政策面、盈利增速、资金盘、流动性和市场情绪等因素来判断,我们预期明年A股整体表现可能较海外中资股更稳健。若市场出现修复行情,港股和中概股的反弹幅度可能更大。

      4. 行业和风格快速轮动下如何布局?我们看好防御性较强的电信服务行业、以及预期业绩增长弹性较大的可选消费和医疗健康行业,这些行业有望获得资金青睐。小盘成长风格有望在超预期增量政策带动下跑赢大盘价值股。建议聚焦三大投资主题:一、基本面稳健、估值合理、现金流充裕的央国企高息股,有助于提升投资组合的稳定性;二、出海4.0时代下,提前进行全球化布局,已进行产能或产业链出海,并拥有较强品牌力的公司;三、受惠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中的隐形冠军。

      投资风险:政策刺激不及预期,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人民币大幅贬值,流动性趋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