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研究:ESG信披指南及沪市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助力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

薛俊/段怡芊 2024-11-28 12:39:19
机构研报 2024-11-28 12:39:19 阅读

  研究结论

      近期上交所制定《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 信息披露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年)》,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就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包括《第一号 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和《第二号 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文件的出台将推动ESG 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提高。

      《指南》定位于交易所自律监管指引下位的“教科书”和典型实践推荐,提供具体的实操建议、步骤和示例。《第一号 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主要内容包括提示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一般要求、阐释识别和分析重要性议题的方法、明确“四要素”披露要求及示例以及说明报告框架、披露项归类、披露项说明的方法。《第二号 应对气候变化》前五章是围绕气候相关议题的规则解读与操作指南,包括气候相关影响重要性评估、财务重要性评估、气候适应性和气候相关情景分析、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流程和方法、气候相关转型计划。第六章是气候相关议题的披露要点,同时在附录部分提供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披露模板示例。

      《指南》进一步阐明,披露要求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同时具有双重重要性的议题,以及具有财务重要性但不具有影响重要性的议题,适用相同的披露要求,即如果是《指引》中设置的21 项议题,则需按照“四要素内容+《指引》具体议题规定”进行披露。

      上交所《行动方案》提出,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沪市上市公司ESG 治理能力、披露基础进一步巩固,《指引》相关要求得到有效执行,ESG 报告披露数量和披露质量明显提高,主流评级机构对上市公司ESG 评价评级水平整体提升,优质上市公司绿色转型融资得到有力支持,ESG 金融产品支持上市公司获得合理估值,ESG 关键数据数字化水平明显加强。根据坚持实事求是、稳慎推进,成本效益、倡导为主,分类施策、奖惩并重,系统思维、凝聚合力四项原则,具体细分出六大方面17 项工作。

      未来将形成以《指引》为强制性和底线要求,《指南》为参考性规范和典型实践推荐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制度体系。非强制性的实践指导才刚刚开始,逐步实现对《指引》重点内容的全覆盖。实施节奏上稳慎推进,实事求是。充分考虑了上市公司发展阶段和披露能力,实现成本与效益相匹配。

      《指南》、《行动方案》的发布恰逢其时,充分考虑到了国内ESG 信息披露发展、上市公司ESG 治理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沪市上市公司2023 年度ESG 报告披露比例过半数达51.97%,深市上市公司披露率达35.35%。以妙盈科技ESG 评级为例,沪深两市仍有相当多的公司评级分布集中于cc 级和c 级,反映出还有大量公司的ESG 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还相当欠缺,需要非常详细具体的指导,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透明度。

      政策推动上市公司行动,奖惩并重。通过优化交易所信息披露评价、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的激励措施,引导上市公司适用《指引》披露ESG 报告。同时强化对“漂绿”等违规行为的监管来解决信息准确性和可比性等问题。

      引导资金流向可持续发展领域,将ESG 与企业价值相挂钩。《行动方案》中提出推动更多ESG 表现良好的上市公司纳入各类重要指数,丰富ESG 产品供给,为ESG评级高的上市公司提供融资优惠和便利。中证A500 指数、上证180 指数已经引入ESG 负面筛选,更加利于境内外资金的投资配置。ESG 是市值管理的重要抓手,《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定期开展ESG 主题周业绩说明会,打造ESG 品牌影响。

      风险提示

      一、ESG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二、公司数据披露标准不统一;三、统计存在遗误的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