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研究:新结构经济学VS定向技术模型
新结构经济学和定向技术模型都是内生增长模型的一种,两者均承认要素禀赋结构对技术进步产生影响。定向技术进步理论认为一种要素的相对供给增加会导致技术朝着偏向该要素的方向变化。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生产企业选择何种最优的技术路线(也即生产函数),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一国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从而决定一国技术的最优选择。
定向技术变化模型认为长期的技术进步会成为纯劳动增强型,决定技术进步的除了要素投入比,还有要素替代弹性;而新结构经济学则认为长期的技术进步会成为资本要素密集度高的模式,技术进步由要素投入比决定。新结构经济学的要素密集度从低向高,而定向技术增长模型可能上升、下降或持平。
新结构经济学就是建立在要素替代弹性为1 的基础上的理论,但却让要素密集度(要素产出弹性)自由选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致命的缺陷。中国经济增长并未严格遵循比较优势理论,资本收入份额波动幅度并不显著,并没有出现新结构经济学所预测的资本收入份额会不断上升的现象。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超预期;模型假设较现实条件更严格;模型本身与真实世界存在偏差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