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材料:自主可控 哪些时不我待?

马太 2024-11-28 13:25:09
机构研报 2024-11-28 13:25:09 阅读

  引言:特朗普当选,自主可控局势依旧严峻

      特朗普宣布在2024 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取得胜利,贸易政策向来是特朗普实现政治承诺的重要手段。回顾其上一任期,特朗普屡屡出台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出口管制政策,摆脱技术依赖、实现自主可控至关重要。我们在2024 年7 月17 日发布的报告《化工专题:出口欧美比例及影响几何?》中梳理了出口欧美占比较多的产品以及变化。本篇专题中我们将聚焦“哪些材料进口依赖度较高”,讨论潜在的行业国产替代、企业份额提升的机会。

      哪些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哪些国内企业抢得先机?

      我们梳理了目前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化工品,如半导体光刻胶、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半导体冷却液、COC/COP、蜂窝陶瓷、OLED 发光材料、润滑油添加剂、汽车涂料、成核剂等。

      相关标的有望受益国产替代浪潮,实现市场份额的显著提升。半导体光刻胶:芯片制造的“卡脖子”材料,技术壁垒极高,美国陶氏、日本JSR、信越化学、TOK 等垄断高端市场,彤程新材是国内“执牛耳者”,ArF 光刻胶已实现量产销售。电子特气:空气化工、林德、大阳日酸等外资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产品种类众多,国内企业金宏气体、华特气体、昊华科技等展开错位竞争。湿电子化学品:过去内资企业占有率较低,近年来兴发集团(控股兴福电子)、中巨芯、晶瑞电材等快速扩产寻求份额提升。半导体冷却液:3M 是氟化液龙头,退出有望带来可观市场缺口,国内企业海斯福(新宙邦旗下)布局多个产品,实现批量供应,有望快速起量。

      COC/COP:主要用于光学领域,需求增速稳定,阿科力率先实现技术突破,且定价较外资有较强竞争力。蜂窝陶瓷:蜂窝陶瓷是尾气处理的重要材料,市场空间广阔,美国康宁和日本NGK垄断市场,二者合计约占全球蜂窝陶瓷载体90%以上市场份额,国瓷材料实现技术突破并具备量产能力,未来大有可为。OLED 发光材料:国产化率水平极低,通用层材料约12%左右,发光层材料仅约5%,UDC(美国)、陶氏化学(美国)、出光兴产(日本)、默克(美国)、LG 化学(韩国)、三星SDI(韩国)等垄断全球发光材料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奥来德、莱特光电有所突破。滑油添加剂:全球润滑油添加剂市场高度集中,四大海外润滑油添加剂公司占据全球85%左右市场。瑞丰新材是国内龙头,并转型至附加值更高的复合剂业务,产品技术全国领先,复合剂持续放量助力增长。汽车涂料:市场集中度高,老牌境外涂料企业垄断市场,内资企业如松井股份等近年大举进军,加码布局。成核剂:成核剂是能够显著提升树脂、塑料结晶度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外资企业由于长期积累的技术工艺和市场认知度优势,占据国内市场主要份额,国产成核剂供远小于需,替代空间广阔,呈和科技专注该领域,有望引领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国产替代方向及相关标的

      自主可控形势严峻,国产替代迫在眉睫,建议关注相关材料的国产替代机会——半导体光刻胶(彤程新材、晶瑞电材)、电子特气(金宏气体、华特气体、昊华科技)、湿电子化学品(兴发集团)、半导体冷却液(新宙邦、巨化股份)、COC/COP(阿科力)、蜂窝陶瓷(国瓷材料)、OLED 发光材料(奥来德、莱特光电、万润股份、瑞联新材)、润滑油添加剂(瑞丰新材、利安隆)、汽车涂料(松井股份)、成核剂(呈和科技)。

      风险提示

      1、国产替代节奏不及预期; 2、市场竞争加剧;3、技术迭代风险; 4、产业转移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