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光伏系列报告(83):电池环节有望率先实现平衡 技术变革与专利维护都促使机会向领先企业集中

游家训/张伟鑫 2024-11-28 14:34:08
机构研报 2024-11-28 14:34:08 阅读

  N/P 快速切换,PERC 电池产能正在大量出清;考虑盈利情况、新建产能能耗约束等因素,后续新增产能会相对有限,光伏主材中电池片环节有望率先实现供需平衡。光伏制造领域正在展开一轮新的技术迭代,但主要的变革仍然集中在电池环节,例如BC、TOPCon+、无银化浆料等,领先企业将享受红利。另一方面,领先企业纷纷开始在海外维护知识产权,有望改变行业生态。

      电池将快速市场化出清。行业快速实现向N 型电池的切换,年初电池片1200GW 的总产能中,350GW 左右的P 型产能正在被动出清。此外,不同企业N 型电池效率、成本差异大(一线与行业均值差异在1-2 分,与尾部最大可至3-4 分),下半年以来电池企业开工形成明显梯次,过去2 年新进入者的二三线电池厂逐步调降排产\停产,甚至转售资产。

      新增产能相对有限,将率先靠近供需平衡,已经迎来价格拐点。在融资环境收紧、电池低盈利、技术迭代风险等多种背景因素作用下,2024 年电池片产能扩张节奏大幅度放缓。11 月20 日工信部修订《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对新增产能的技术指标要求大幅提高,预计2025 年具备扩张条件的电池项目也极为有限。在行业需求平稳的假设下,电池片有望在2025 年率先实现供需平衡,预计其盈利状况将修复至合理区间。微观上,今年10 月以来,低库存的电池片环节已由底部0.26 元/W 涨至当前0.28 元/W 上下,迎来价格拐点。

      本轮光伏技术变革集中在电池环节,领先企业有红利。光伏领域目前的主要变革仍集中在电池领域:1)BC 路线在提升效率获得突破,参考头部企业披露数据当前量产效率在27%上下,组件效率超过24%,未来将在屋顶等市场形成竞争力;2)TOPCon 还有较大的升级空间,0BB、Poly/LECO 优化、金属化方案升级等还有望带来比较明显的进步和提升。3)无银化浆料有望开始应用,有望大幅降低非硅成本。但本轮升级进一步进入“无人区”,二三线将继续掉队,领跑的企业有更长的红利。

      在海外开始维护知识产权,有望改变行业生态。近几年以来,国内领先企业开始重视专利保护,已经开始在海外通过专利诉讼、337 调查等维护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有望深刻改变行业生态。

      投资建议:电池片供需格局更优,盈利情况有望率先恢复;长期来看,领先企业将在技术变革与知识产权维护的过程中更受益。电池:钧达股份、爱旭股份、仕净科技,组件: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通威股份;配套:聚和材料、海目星、帝尔激光、帝科股份、宇邦新材等。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与价格战风险;海外专利技术风险;新技术不确定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