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特别国债如若注资六大行 对债市有何影响?
明年财政发力的幅度和方向是当前债市关注的重要内容,而其中特别国债注资六大行是一个方向。10 月12 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财政部明确将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一方面,特别国债不同的发行方式和规模会对流动性造成不同影响,另一方面,特别国债注资六大行后,为银行贷款规模提升打开了空间,但这部分贷款用于新增项目还是债务置换也存在不确定性,不同的用途可能对债市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本文主要回顾历史上特别国债注资大行的形式、并分析本轮注资对债市的可能影响。
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大型商业银行的历史可追溯到1998 年,彼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面临资本不足问题。1998 年8 月19 日,财政部面向四大行发行特别国债2700 亿元,四大行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和超额准备金认购国债,财政部将所筹资金对四大行进行股权注资。1998 年特别国债发行使四大行得到有效的资本补充,提高了四大行的资信度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了我国银行体系乃至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对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1998 年注资时国有大行资本不足的情况不同,目前,六大行经营稳健,资本充足。六大行目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根据2024 年中报数据,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84%、11.13%、12.03%、14.01%、10.30%、9.28%,分别超出监管要求4.84%,2.13%、3.03%、5.01%、1.80%、1.28%。六大行中,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相对较高。
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子端承压,分母端或将保持高增,未来面临下行压力。1)近年来六大行利润增速放缓,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较弱,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分子端增速承压。近年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 2024 年六大行净息差水平降至近10 年最低。2022 年来,六大行净利润增速放缓,2024 年二季度六大行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速为1.21%,其中农业银行增速最高(3.22%),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则出现净利润同比负增长。2)考虑近年来信贷投放结构向大型银行集中,大行的风险加权资产(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分母端)或将保持较高增速。2022 年以来,六大行贷款存量同比增速持续超过金融机构整体贷款增速,2024 年9 月,六大行贷款存量同比9.07%,超出金融机构贷款增速(7.60%)1.5 个百分点。根据央行信贷收支表口径,2018 年来大行新增贷款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的占比攀升,中小型银行的新增贷款占比则大幅下降。
长期看,核心一级资本增长将带动风险资产和贷款规模增长。注资1 万亿元或将直接拉动六大行新增贷款4.4 万亿元左右。按照今年10 月社融人民币贷款存量同比增速7.7%,据此推算2024 年全年社融口径下的新增人民币贷款约为18.13 万亿元左右。按照今年社融和信贷体量进行估算,六大行注资所带来的信贷增量理论上占今年信贷规模的24.0%,理论上或将全年社融增速提高1.2 个百分点。但考虑到注资后人民币贷款可能也会用于置换各类债券和非标,这部分债务的收缩会抵消对社融增速的提升作用。六大行注资特别国债对债市的实际扰动或有限。
风险提示
1、假设存在偏差;
2、注资规模超预期;
3、信贷投放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