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机构行为与供需展望:从债券供需看资产荒
今年资产荒行情演绎更为极致,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后置,信用供给收缩,而存款出表流向非银,导致债市资金供给远大于资产供给,表现为低风险偏好的资产供给增速显著高于社融,10 年和30 年国债收益率再创新低,信用利差大幅收窄。那么今年机构行为对债市影响有何特点?明年机构行为如何展望?债市供需缺口如何看?本文进行总结和分析。
今年中小行、保险、信托为债市提供约十万亿增量资金。1)农商行继续大幅买债,年初农商行配置增强推动长端利率下行。前十月中小型银行投资债券累计2.73 万亿。2)保险投资债券增量高于去年,保险全年投资债券约3.6 万亿,配债节奏与地方债供给节奏最为相关。3)信托为债市提供增量资金预计超过去年,上半年为债市提供增量资金1.7 万亿,年化约3.4 万亿,这高于去年的2.2 万亿。4)公募债基买入债券规模仅略高于去年,前三季度投资债券1.42 万亿,年化1.89 万亿,略高于去年全年的1.69万亿。负债端不稳定,二三季度信用利差收窄又走阔。5)理财规模处于修复过程中,下半年债市波动理财规模有反复。6)货币基金资产规模增长超万亿,但资产结构调整减持债券。
明年银行和保险配置需求可能继续增加,理财和基金规模增速不确定性加大,央行购买国债进行货币投放将增加债券市场需求。1)大行配债力量受到量价影响可能会继续增加。银行负债成本有望继续降低,从比价角度抬高债券投资的综合收益。随着政府债券供给增加,主要承接着集中于大行和股份行。我们预计,明年10 年以上政府债券发行5.38 万亿,占比40.25%,较今年增加17%。银行有多种调整方式改善利率敏感性指标,预计不会对承接长债构成持续性压力。2)保险和农商行的信用资产结构可能会变化。保险、农商行持有的贷款和非标大量被置换,如果资产供给未能放量,资产荒将加剧。3)理财、债基规模预计继续增长,但在明年债市波动放大行情下,增速不确定性加大。关注股市分流、债市波动带来的赎回压力,赎回风险事件可能增加。同时关注基金免税优势以及SPV 规模可能受到限制的风险,尤其是对信用债流动性带来的冲击。4)央行购买国债将进一步增加国债需求,加剧市场资产荒,近两年央行每年基础货币投放在2.5-3 万亿左右,如果二分之一通过债券买卖投放,那么央行产生的债券需求约1.2-1.5 万亿。
明年供给主要增量在于政府债券,而信用债可能会更荒。1)利率债明年净融资预计14.87 万亿,较今年增加约2.5 万亿,包括国债净融资6.05 万亿元,地方债净融资7.32 万亿元,政金债净融资1.5 万亿元。2)城投债+产业债+二永债明年净融资预计1.6 万亿,较今年减少6700 亿元,包括城投债净融资-4000 亿元,产业债净融资1.5 万亿,二永债净融资5000亿。城投债方面,按当前对隐债管控态度,新增融资难以明显回升。二永债方面,补充银行资本金国债安排后,二永供给可能会减少。而明年二永债到期规模高于今年,发行需求减少而到期规模增加,预计明年净供给会下降。产业债方面,贷款利率下降环境企业债券融资或继续低位。
考虑央行需求,明年债市供需缺口可能比今年走阔,广谱利率仍处下行趋势中。1)债市总供给:假定剩余其他券种净融资取过去两年均值,那明年债市总供给18.58 万亿,较今年增加0.7 万亿。2)债市总需求:以四大托管场所托管额年度增量代表债市年度总需求,假定明年托管总额按照10.57%的增速增长,明年托管总额变为198.5 万亿。换算得到明年债市总需求为18.98 亿元,如果考虑1.2 万亿的央行需求,那么总需求为20.18万亿,较今年增加1.28 万亿。3)理论供需缺口:以债市总供给-总需求代表理论供需缺口。明年债市理论供需缺口为1.6 万亿,较今年1.0 万亿扩大0.6 万亿。( 当央行通过买债方式投放基础货币规模小于6448 亿元,明年债市缺口将较今年收窄。)
风险提示:政策超预期,机构行为超预期,测算存在偏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