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研究:七维度观A股资金群像

汪毅/丁皓晨 2024-11-29 12:16:11
机构研报 2024-11-29 12:16:11 阅读

  全市场成交情况:2024 年9 月24 日A 股新政发布以来,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全A 成交额大幅攀升并在10 月8 日创下阶段性高点。政策驱动下,大盘和小盘板块的成交额占比呈现分化特征,大盘在10 月初达到高点后回落趋稳,小盘则持续上升。短周期看,自9 月24 日以来A 股资金风格已经经历两轮切换;而从偏长视角来看,被动投资正在成为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

      行业层面,TMT 板块表现突出,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等板块交投热度持续维持高位,而银行、公用事业等偏红利行业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体现出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整体而言,新政推动市场信心恢复,交投活跃度明显增强。

      公募基金:9 月24 日以来,受市场资金面活跃影响,偏股型基金与股票型ETF 均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偏股型基金份额逐步回升,24Q3 主动权益基金的资产规模结束连续五个季度下滑,股票资产占比小幅上升至83.61%。与此同时,股票型ETF 份额与资产净值持续攀升,10 月一度突破历史高点,宽基ETF 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宽基ETF 资产净值占股票型ETF 比重稳步提升至75%以上。成交额方面,股票型ETF 在10 月初达到成交高峰,占全A 成交额的比例突破10%,随后回落至5%-8%的区间,表现出阶段性调整迹象。

      长期来看,股票型ETF 份额与成交额占比中枢逐年上升,显示其作为投资工具的稳定市场地位和持续增长潜力。行业配置方面,资金明显向电力设备等高景气行业倾斜,而非银金融和银行板块仍处于低配状态,凸显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的趋势。整体而言,政策驱动下的市场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为相关产品的增长和市场热点的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私募基金:过去五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在2023 年中迎来拐点后持续小幅收缩。截至2024 年10 月,私募基金数量减少至90853 支,环比下降644 支,较年初减少约7000 支,恢复至2022 年末水平。这表明9 月24 日以来A 股市场的快速回暖尚未传导至私募领域。然而,从资产净值来看,10月私募基金净值大幅反弹,单月增加近1500 亿元。但今年以来,私募资产净值占A 股总市值的比重平均为6.01%,较2022 年的6.69%和2023 年的6.29%有明显下滑,反映出私募在整体市场中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下降。

      北向资金:自8 月16 日北向资金流向数据停止每日披露以来,其活跃度和对A 股市场的边际影响呈现出明显变化。尽管9 月24 日和10 月8 日北向资金买卖总额分别达到1653.15 亿元和5101.01 亿元高点,占全A 成交额比重却逐步下滑至14.64%和近期的11%左右,表明其对市场的影响力有所减弱。

      从行业持股情况来看,截至9 月30 日,电力设备、食品饮料、银行和电子持股市值均超过2000 亿元,其中电力设备持股增长显著,增加了815.92 亿元,涨幅40.90%。从净流入规模来看,8 月16 日至9 月底北向资金实现净流入816 亿元,但相较历史同期涨幅的净流入水平明显偏低。行业分化亦较为明显,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和银行净流入超百亿,而家用电器则遭受减持。整  体来看,北向资金活跃度虽有所波动,但行业偏好及边际影响正在逐步调整。

      产业资本:今年下半年,管理层和重要股东的净减持力度显著加大,月均净减持金额分别达到10.6 亿元和约124 亿元,显示出股价上涨后的减持压力。

      行业层面,仅医药生物和银行等6 个行业呈现净增持状态,而电子、非银金融等6 个行业的净减持规模超过20 亿元。与此同时,A 股股票回购的积极性边际走弱,10 月回购金额降至88.21 亿元,为年内低点。然而,从全年来看,回购规模仍处于高位,年初至今总计1544 亿元,增持参考市值达721 亿元,合计约2265 亿元。此外,随着新“国九条”及相关市值管理政策的推动,预计回购增持再贷款计划将在未来一年内为市场带来新增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市场活跃度和股东回报水平。

      游资风格投资者:从2024 年7 月至9 月,A 股市场炒作情绪较为低迷,涨停板股票占全A 的比例在1%左右徘徊。然而,自9 月下旬起,该指标迅速上升,10 月28 日达到5.58%的阶段性高点,显示市场在政策或外部因素推动下情绪显著升温,资金对特定股票的追捧达到高峰。进入11 月后,市场热度逐渐回落,截至11 月18 日该比例已连续4 个交易日低于2%。同时,交易异动股票的买卖金额及占比也呈现类似趋势,于9 月中旬触底后在11 月初达到高点,随后明显回撤。综合来看,A 股市场游资风格投资在近期或已趋于冷却,市场炒作情绪有所降温。

      两融资金:本轮行情中,两融余额在10 月8 日显著攀升,并在随后震荡行情中保持稳步增长,直到11 月中旬才出现拐头。截至11 月18 日,两融余额占A 股流通市值的比重升至2.38%,较9 月30 日低点上升近50 个基点,显示杠杆资金对市场的积极介入。与此同时,两融交易额呈现“M 型”走势,占A 股成交额的比例两次突破11%,与沪深300 的两个高点高度吻合。然而,近一至两周两融交易额逐步回落,表明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可能有所下降。整体来看,两融资金在本轮行情中扮演了推动市场上涨的重要角色,但近期边际效应有所减弱。

      个人投资者:自2023 年以来,A 股新增开户数中枢持续下滑,但近期投资者情绪明显改善。10 月,上交所A 股新增开户数达到685 万户,创历史单月第三高,仅次于2015 年牛市期间的4 月和6 月,显示个人投资者对股市的参与热情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居民存款数据也反映了这一趋势。10 月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减少5700 亿元,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8 万亿元,同比多增5732 亿元,表明部分资金正从储蓄流向股市等投资渠道。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的增长主要来自券商、基金等领域,凸显股市回暖对资金的虹吸效应正在显现,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正在快速修复。

      风险提示:公开数据存在滞后,数据可能存在测度误差,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情况,资本市场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外形势出现超预期恶化。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