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2025投资策略:创新药械全产业链齐头并进
创新药内外均趋暖:我国医保对创新药的支出从2019 年的59.49 亿元增长到2022 年的481.89 亿元,增长了7.1 倍。国内外合作愈发频繁紧密。近年来,中国药企与海外市场合作交易频发,2024 年第三季度发生36 笔跨国交易。无论是中国药企引进海外创新药产品交易数量,还是中国国产创新药海外市场权益的授权交易数量,都呈快速增长趋势。
CXO 订单企稳回暖,科学服务收入有望出现拐点曙光:CXO 订单企稳回暖,业绩环比提升。整体来看,CXO 板块逐渐走出投融资环境及新冠大订单影响,收入环比提升,同比降幅收窄,毛利率及归母净利润率较4Q2023 底部提升明显,净利率维持稳定在15%以上,费用端略有波动。3Q2024,大部分公司延续2Q 趋势,订单呈持续回暖状态。头部公司2024 年前三季度新签/在手订单同比增速在15-20%之间。融资环境整体呈回暖趋势。2024 年前十月海外投融资同比提升47.64%,国内投融资下降31.6%,10 月份单月增长态势较好,同比26.22%,环比158.81%。虽然月度数据具有一定波动性,但整体来看,投融资环境基本处于底部回升态势。科学服务板块收入有望出现拐点曙光,利润端仍相对承压。收入端表现相对较好,1Q2024 触底后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保持正增长。下游需求预期复苏,并购整合热度提升。
设备更新政策逐步落地,促进医疗设备招标回暖。至9 月底,医疗设备更新批复项目已超1000 个,预算总金额达412 亿元,项目批复主要集中于5-6 月份。我们预计4Q2024 将有部分项目落地,2025 年或有更大体量设备更新项目落地。与全球相比,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一直呈现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偏小、中高端市场由进口品牌主导的局面。近年来随着国产医疗设备整体研发水平的进步,以联影医疗等企业为代表的部分国产企业在中低端产品市场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并持续向高端产品领域渗透,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逐步攻克核心部件、关键成像技术,从而打破进口垄断。
投资建议:创新药建议关注海创药业、微芯生物、迈威生物、智翔金泰、诺诚健华、迪哲医药、奥赛康、百奥泰、百利天恒、科伦博泰、康方生物和云顶新耀等;CXO 和科学服务建议关注药明合联、诺思格、泰格医药、昭衍新药、海尔生物、泰坦科技和阿拉丁等;医疗器械建议关注福瑞股份、三诺生物和华大智造等;消费中药建议关注太极集团、达仁堂和济川药业等;原料药建议关注华海药业和美诺华等;商业类建议关注京东健康等。
风险提示:创新药BD 退货的风险、临床数据不及预期的风险、医疗器械海外专利纠纷的风险、地缘政治影响导致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