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2025年投资策略:发展与化债主线 稳增长与防风险的辩证统一

李济安/王哲语 2024-11-29 17:38:11
机构研报 2024-11-29 17:38:11 阅读

  核心观点:

      1. 市场回顾:对比2023 年平均水平,2024 年交易商协会公布的发行指导利率全部下行,整体变化幅度为-134 BP 至-37 BP,低等级品种下行幅度较大。

      截至11 月18 日,2024 年信用债发行规模较上年小幅下降,净融资额较上年增加;信用债总成交金额较上年下降。信用利差整体呈先下后上的波动态势。

      2. 评级调整及信用违约:2024 年评级调整行动的频次同比减少,评级上调频次显著下降。民营企业和贵州省下调数量最多,国有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上调数量最多。2024 年违约规模和边际违约率低位反弹,展期规模显著回落。

      3. 地产债:“止跌回稳”政策效应释放下,可谨慎参与。政策面:围绕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托举政策协同发力推动市场“止跌回稳”;基本面:开发投资仍有较大下行惯性,严控增量的约束下实质性改善难度不低;新开工、施工、竣工表现不佳,未来新开工和施工增速难有起色;政策效应释放推动销售边际改善,复苏的持续性仍需“价”与“量”的共振;销售回款改善对房企到位资金降幅收窄形成支撑,“白名单”项目信贷落地也将推动到位资金增速企稳。企业层面:行业出清后期,信用风险基本可控,销售表现更好、融资顺畅的头部房企在行业复苏过程中有望获得相对优势。投资策略:在市场将逐步企稳的预期下,风险偏好较高的配置资金可考虑提前布局,但需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因此,配置重点仍是历史估值稳定的业绩优异的央企、国企,以及含有强力担保的优质民企债券,拉长久期增厚收益,也可适当博弈超跌房企债券估值修复带来的交易机会。

      4. 城投债:化债与发展协同发力,短期信用风险无虞。稳增长和防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城投违约的可能性很低,城投债仍可作为信用债重点配置品种。

      城投债大势将由化债与发展的合力决定,短期信用风险无虞,配置策略可以更积极,中短端信用下沉策略和中高等级拉久期策略可灵活抉择。

      5. 银行资本工具:配置时机不佳时,重点挖掘其交易价值。多数品种信用利差均处历史低位,现阶段配置时机不佳,但基于未来利差曲线出现震荡收窄的判断,亦可择机执行波段交易操作来增厚收益。

      6. TLAC 非资本债:五大行陆续发行,资产配置又增新选项。TLAC 非资本债也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和交易价值,五家大行的TLAC 非资本债共计已获批发行额度为4400 亿元,目前已发行2100 亿元,接近获批额度的一半。

      7. 投资观点:在化债与发展的主线下,单边债牛的历史难以重复,经济复苏过程中,信用债资产荒的逻辑将会被削弱,但机构配债的一致行动也易造成局部供需失衡的现象,特定条件下结构性资产荒仍有较大可能重演。我们判断,2025 年信用债或将出现震荡偏强的趋势,现阶段可配置中短端高票息资产,并对流动性强的品种执行波段操作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久期不宜过度拉长。决策思路还是要顺应趋势,把握震荡行情的介入时机,做好配置与交易策略的配合与转换。

      风险提示:

      政策推动不及预期,违约超预期,统计口径偏差,不构成投资建议。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