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视角看造船:供给篇有远虑 无近忧
引言
海运视角看造船系列首篇报告《海运视角看造船:需求篇——千帆过尽,百舸争流》中,我们主要回答了新增造船需求,且重点聚焦于集装箱船板块。自报告发布以来,我们梳理了市场最关切的问题:1)造船行业供给侧产能是否有扩张?2)未来造船业供需展望如何?因此,我们以此为出发点,作为系列报告第二篇,分析未来造船产能的弹性,并基于此计算供需平衡表。
为何扩产能?地方收入与船厂竞争优势驱动
由于过去十多年新造船订单持续走低,特别是2017-2019 年期间,造船订单减少后大量尾部船厂退出行业。截止2024 年11 月,前十大造船集团新造船订单份额约67%,市场集中度较高。
造船行业格局改善,市场份额向头部公司集中。近两年,陆续出现闲置/破产船厂重启,以及部分船厂产能扩建的情形。从政府角度看,经济承压导致我国公共财政税收收入出现降速现象,地方政府收入端具有较大压力。因此地方政府为了探索税收增长,有动机支持船厂重启/扩建。
企业角度看,头部船厂产能饱和,为了保证后续新接订单的交付期仍具有竞争力,头部船厂有动机通过重启、扩建等方式释放新产能。
如何扩产能?船厂重启与扩建并举
港口岸线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且逐渐成为制约港口工程建设的难点,老旧船厂重启是产能释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政策上老旧船厂的现有岸线资源允许重启使用,更加凸显其稀缺性。同时,以保障船舶制造业土地及岸线等资源要素的政策通道打开,绿色船舶为船厂产能扩建主要方向。通过梳理,2030 年全球造船厂产能较当前将增长26%,达到5,535 万CGT。我们认为闲置船厂产能规模普遍不大,且设备长期闲置,预计老旧船厂重启占新增产能8%。其次,以大型化船舶和绿色船舶项目的新建船厂预计2027 年陆续投产,占新增产能13%。
产能利用率几何?有远虑,无近忧
短期看,集运业市场集中度高,行业资本开支并不完全取决于行业景气程度,而是由战略驱动。
如我们在《海运视角看造船:需求篇——千帆过尽,百舸争流》中所述,以中小船型为主的集装箱船队老龄化问题仍突出,且IMO 环保要求趋严,预计集运业仍保持较高资本开支,订单具有延续性。中期维度,由行业景气度和盈利驱动的油运和散运将逐步接续订单需求,支撑造船行业景气度。预计到2030 年行业仍将有累计新造船订单需求3.58 亿CGT。我们通过测算造船厂供需平衡表发现,尽管2027 年集中投产后船厂产能有显著增长,但是得益于持续的集装箱船新造船订单以及后续油散订单接替,船厂产能利用率保持95%的高位,行业景气度持续。
投资建议
综上,重启/新建船厂逐步投产,船厂产能增加或对造船景气有担心。但集运业仍保持较高资本开支,订单具有延续性;油运和散运资本开支更多由行业景气和盈利驱动,或随着景气上行接续订单需求。通过测算造船厂供需平衡表发现,2030 年前船厂产能利用率仍保持95%的高位,产能增加并无近忧。投资建议上,推荐关注全球造船龙头企业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
风险提示
1、航运业景气度下滑;2、IMO 环保法规不及预期;3、钢材等价格大幅上涨;4、绿色燃料产能扩张和主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