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市场回顾:中小成长延续强势
海外方面,美国经济“再通胀”风险增加。美国11 月制造业PMI 仍位于荣枯线以下,但回升至2024 年7 月以来的最高值,反映转好态势。10 月美国零售销售保持稳健,显示出消费韧性。通胀方面,CPI 和核心CPI 双双高于预期,核心PCE 价格反弹,服务价格上涨是主要推动力。就业方面,10 月非农新增就业远低于预期,但主要是受飓风及波音罢工影响,对于降息节奏的影响或较小。美联储降息仍面临通胀和就业的双重挑战,11 月FOMC 会议上多数决策者认为由于中性利率水平的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限制性程度的评估变得复杂,并支持循序渐进地降息。若通胀进一步升温、且就业反弹,市场对暂停降息的押注或将显著升温。截至11 月29 日,美债利率较10 月下行10BPs至4.18%,美元指数上涨1.8%至105.78。三大指数均收涨,其中道指涨7.5%、纳指涨6.2%、标普500 涨5.7%。
国内方面,政策逐步落地,支撑经济向好。10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延续上行趋势,内外需均出现恢复。内需侧,10 月社零同比增速连续第二个月反弹,主要受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影响。外需侧,10 月出口跃升至高位,主要受短期扰动消退、出口新动能保持强劲增长、去年同期基数偏低等因素影响,对东盟出口增速居前。价格端,10 月CPI 同比微涨、环比回落,食品价格高位回落;同时,国内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带动部分工业品需求恢复,PPI 环比降幅明显收缩。信用端,10 月新增社融、贷款增速放缓,居民部门信贷有所转暖,但企业部门表现较弱,仍有待需求端修复。投资端,1-10 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与前值持平,结构上,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表现良好,房地产投资仍有待提振。
A 股方面,分母端风险偏好的驱动逐步被消化,市场转而关注分子端的基本面。市场在短期急涨后转向震荡,短期内处于风格切换期,政策效应显现需要传导过程。往后看,市场三大博弈焦点:1)国内政策落地和景气验证情况如何;2)海外风险影响几何(特朗普+地缘);3)股市情绪热度和拥挤度是否调整。随着政策继续出台/明确+景气端逐步修复,行情或将逐步由情绪市进入复苏市,拾级而上。本月主要指数涨跌互现,小盘、成长表现更强。
科创50 涨3.9%、创业板指涨2.8%、上证指数涨1.4%、万得全A 涨1.3%、中证1000 涨1.2%、沪深300 涨0.7%、上证50 跌0.3%、中证500 跌0.8%。
11 月表现前三的板块分别为:商贸零售(+13.6%)、综合(+8.6%)、纺织服饰(+6.9%)。
未来两周重点关注:1)国内:12 月9 日,11 月CPI、PPI 同比;2)海外:
12 月6 日,美国11 月非农就业人数;12 月11 日,美国11 月CPI 同比。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波动、产业政策风险、市场波动超预期、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