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周报:卫星互联网加速落地 有望形成商业闭环
1. 投资策略
1.1 卫星互联网加速落地,海外商业闭环或先于国内完成。我们认为卫星互联网已经进入加速落地阶段。同时由于国内通信基础设施完善,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闭环或首先在国外实现。1、11 月20 日,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和巴西国有通信企业TELEBRAS 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垣信卫星将为巴西地区提供卫星通信服务,并通过与TELEBRAS 的合作率先实现对巴西偏远和网络不发达地区的宽带互联网接入。预计将于2026 年为巴西地区提供正式的商用服务。目前,垣信卫星已经与30 多个国家启动业务洽谈,正积极推动千帆星座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应用服务推广。2、卫星互联网建设条件初步具备。当前我国商业航天公司星际荣耀、蓝箭航天均公开表示将在2025 年发射可回收火箭。且朱雀三号运载成本将达到2 万人民币/公斤,和SpaceX 官网公布的成本3000 美元/公斤相当。发射场地方面:
2019 年我国已经实现首次海上发射,2024 年海阳海上发射场将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预计将发射10 次以上;海南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已经具备执行发射能力。3、我国通信基础建设完善,有覆盖价值的信号盲区相对少。7 月24 日,农业农村部披露我国行政村5G 通达率已经超过90%,5G 基站累计建设数量已经超过十四五规划。
1.2 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落地,海内外进度相近。我们认为DTC 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铺开,海内外进度相近:1、国内直连卫星终端产品持续发布。
11 月26 日,华为发布HUAWEI Mate 70 系列。HUAWEI Mate 70 Pro+首发卫星寻呼功能,一次连星,持续在线,无需对星也能接收卫星消息提醒。包括小米、荣耀、OPPO,我国已有多家手机终端厂商发布支持卫星通信的产品。2、运营商积极推动手机直连卫星业务。中国电信已经对普通用户开放手机直连卫星套餐,中国移动也已经发布北斗短信业务,11 月15 日,中国卫通推出卫星互联网套餐。3、DTC 业务持续深化。本周,FCC 有条件地批准了SpaceX 使用Starlink 宽带卫星为T-Mobile 智能手机用户在美国各地的蜂窝信号盲区提供网络连接。除了TMobile,SpaceX 还宣布了与Rogers(加拿大)、One NZ(新西兰)、KDDI(日本)、Optus(澳大利亚)和Salt(瑞士)的蜂窝合作伙伴关系。
1.3 北斗、低轨系统继续推进,“三位一体”空间网络覆盖或将成为现实。我国或将通过三种卫星网络系统实现空间网络覆盖:①北斗卫星解决定位、短报文通信问题。北斗卫星具备位置上报,短报文信息能力,北斗卫星共有60 颗卫星覆盖全球。
目前,北斗三号的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单次短报文最大长度为14000 比特,大约相当于1000 汉字。北斗短信业务单次可以发送定位信息+18 个汉字。下一代北斗卫星系统建设已经提上日程,预计于2035 年完成建设,将优化星座架构,形成高中低轨混合星座。②天通卫星解决的是应急现场的打电话问题。天通卫星具备双向卫星语音通信、短信以及短数据能力。天通卫星通过3 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覆盖国内领土、领海以及周边国家,其民用卫星系统由中国电信运营,在海洋、森林等无地面信号覆盖地区,以及在应急场景下,为用户提供全时空、全天候、安全可靠的卫星通信服务;③低轨卫星解决卫星上网问题。低轨卫星距离地球表面约160-2000 公里。因轨道高度较低,具有低时延、低链路损耗等特点,适合发展卫星互联网业务。SpaceX 公司于2014 年提出了“星链”的低轨互联网星座计划,拟用4.2 万颗卫星取代传统地面通信设施,根据部分用户数据测试,星链网速达178Mbps,延迟约56ms,达到4G 水平。我国低轨卫星计划合计达3.5 万颗卫星,8 月6 日和10 月15 日,“千帆星座”完成两次“一箭18 星”发射,24 年将发射108 颗卫星,25 年将实现648 颗卫星提供区域网络覆盖,叠加此次巴西签约带来较强确定性的需求,我们判断24 年Q4 将进入航班化发射阶段。“三位一体”空间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