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周报:智驾提速 算力下沉

宋嘉吉/黄瀚/石瑜捷 2024-12-01 16:06:19
机构研报 2024-12-01 16:06:19 阅读

  【现状:算力加速提升,智能驾驶加速发展中】

      L2 成为市场主流,渗透率逐步攀升。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尤其是L2 及以上级别的系统,主要源于近年来计算能力的提升、传感器技术的成熟以及AI 算法的优化。自2021 年起,随着自动驾驶硬件成本的下降、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以及行业法规的逐步放开,自动驾驶技术的商用化进程加快,L2 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逐渐成为主流配置,大多数中高端车型,包括特斯拉、奔驰、宝马等已经开始标配L2 系统。L2+和L2++功能是L2的进一步增强,增加更多的高级功能,如自动变道、自动泊车、交通拥堵辅助等,目前渗透率相对较低。L3 级别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驾驶员仅需在系统无法应对时介入,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全球范围内的渗透率较低,主要出现在自动驾驶出租车、封闭区域或部分测试车队中。

      【当下热点:NOA 和L2】

      NOA 推动了L2 到L3 的过渡,成为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是自动驾驶领域的升级功能,最早由特斯拉推出,特斯拉的Autopilot 和FSD 套件中包含了城市NOA 和高速NOA 的功能,目前的高速NOA 提供自动巡航、自动变道、超车、自动进出匝道等功能,城市NOA 需要在高精度的地图、实时数据和感知能力上具备更高的要求,能够处理交叉口、红绿灯、行人等动态交通情况。目前NOA 技术的渗透率整体处于上升阶段,没有广泛普及到所有车型,主要集中在高端电动车和一些配备ADAS 系统的传统豪华车上。

      【智驾热点背后:算力应用场景的落地与需求的扩大】

      随着L2、高速NOA 和城市NOA 等技术的逐步商用化,对算力(尤其是边缘侧算力)的需求也在持续扩大。从L2 到NOA 的升级,不仅仅是软件和算法的进步,更是硬件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从最初的传统车载计算平台到如今需要高性能GPU、AI 芯片以及云端计算的支持,算力已经成为智能驾驶技术落地的关键因素:

      算力应用场景的扩展:随着算力的逐步普及和进步,未来的智能驾驶将不再局限于高端车型,而是逐步渗透到更多中低端车型中,比如越来越多的中端车型将开始配备L2+或高速NOA 系统和城市NOA 系统,应用场景将会伴随车企竞争而加速拓宽,智驾有望成为未来车企竞争的核心力之一。

      算力总需求的扩大:一方面,智驾落地加速,智驾系统需要实时处理来自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的大量数据并迅速转化为驾驶决策,远程云计算具备网络延迟风险,因此边缘算力成为核心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智驾系统功能逐步扩展,处理的数据量和计算复杂度也会增加,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城市交通场景时,需要对对动态障碍物、路况变化、交通信号等进行实时分析,会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因此,随着智驾的提速,车辆端的边缘算力需求也将大幅上升。

      综上,我们坚定看好算力板块,未来伴随着下游各领域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无论是AI 侧还是边缘侧的算力需求都会呈现指数级上升趋势,因此当下时点,我们依旧看好“易中天”为代表的光模块龙头,同时建议重视边缘算力尤其是智驾相关领域的发展,建议关注华测导航、美格通信、海格通信、广和通、慧翰股份等。

      建议关注:

      算力——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铜链接:沃尔核材、精达股份。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液冷:

      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华力创通、电科芯片、海格通信。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风险提示:AI 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