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板块2025年度策略:鉴往知来 寻找建材中的ALPHA标的

毕春晖 2024-12-01 18:47:25
机构研报 2024-12-01 18:47:25 阅读

建材在每一轮牛市下如何演绎:1)2006-2007:股权分置改革下普涨,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开工关联密切的水泥、玻璃企业估值和业绩双增,且业绩增速与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基本一致,此时消费建材正处于上市过程中;2)2014-2015: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发改委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政策,同年沪港通启动,流动性大幅宽松。消费建材在本轮周期超额收益居前,主要系成长空间较大估值较高,930 认贷不认房新政后,杠杆拉动下地产竣工和销售改善,建材估值提升;半年-1 年后传导至终端消费层面,各消费建材企业均收获较高增速。水泥、玻璃企业或因竞争格局、成长空间等因素估值提升幅度小于消费建材。水泥在2016-2017 年间也存在一波反弹,业绩驱动大于估值驱动,供给侧改革下产能限制叠加区域协同推进,带动水泥价格触底反弹,从而提升水泥业绩。3)2019-2021:疫情冲击经济,货币政策多次宽松以提供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装修建材在本轮周期超额收益居前,主要系精装房比例提升使得集采业务兴起,消费建材企业估值快速抬升。由于精装业务规模大、起量快、产品单一的特征,消费建材企业纷纷开拓集采渠道,带动收入业绩高增,消费建材开启戴维斯双击。总结来看,消费建材通常在牛市期间涨幅较大,主要系可想象空间较大、零售端估值溢价较高,水泥、玻璃等股价主要由业绩驱动,估值相对稳定。

    零售转型+品类拓宽,关注消费建材强α标的:本轮周期源于宏观政策宽松,2024 年以来LPR 三次下调,同时地产定调“止跌回稳”,政策从供需两端进行松绑。消费建材预期先行有望带动估值提升,宽松政策促使10 月房地产市场出现“阶段性回稳”,同时随着地产销售回暖业绩有望迎来反弹。本轮周期中,及时调整策略以符合当前行业趋势的标的有望脱颖而出:1)零售愈发重要,下沉市场较为空白,同时建材需求空间较大,或为下一个兵家必争地;2)品类扩张,对冲需求下行的风险,且激烈竞争下需要通过销售配套产品或同产业链产品实现渠道复用,提升客单价,从而提升市占率。我们建议关注:地产政策放松后或提振购房信心,去库有望打通置换链条,建材需求可能迎来边际改善,1)当前存量需求逐步释放,重点关注C 端建材,包括北新建材、兔宝宝、伟星新材等;2)反弹关注B 端,包括东方雨虹、三棵树等。

    水泥景气拐点已至,行业筑底向上:2024Q1-3 地产未见明显复苏,加之基建边际增速放缓,Q1-3 全国水泥产量双位数下滑。Q4 行业错峰协同加强,长三角地区供给减少量月均超30%,需求在政策支持下有所回暖,供给大幅收缩下,全国水泥价格稳步上涨。展望明年,一方面地产和化债的政策的持续落地,带来需求的企稳,另一方面供给端的持续协同使供需逐步匹配,行业景气度或加速回升,带来企业盈利好转。我们建议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地产市场超预期下滑,市场竞争加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