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周报:非典型扩表
一、国家资产负债表分析
负债端。最新更新的数据显示,10 月实体部门负债增速录得8.8%,前值9.0%,符合预期。受隐性债务置换影响,预计11月实体部门负债增速反弹至9.1%附近。按照年内隐债置换2万亿额度用满计算,年末实体部门负债增速回落至8.9%附近。金融部门方面,上周资金面边际上继续松弛,应主要配合隐债置换。我们仍然认为,稳定宏观杠杆率的大方向没有动摇,中国仍然处于边际缩表过程之中,大规模化债进一步降低了发生大规模违约和流动性风险的概率,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预期。
我们预计本轮隐债置换对实体部门扩表的冲击主要持续四周(即11 月18 日-12 月13 日),前两周隐债置换额度已使用大约60%,前三周预计使用大约80%。但前两周(即11 月18日至11 月29 日)市场整体表现为股债性价比偏向债券,即万得全A 市盈率倒数与十债收益率比值趋于上行,与扩表周期下典型的市场表现相反。一种解释是我们之前谈到的透支;另一种解释是隐债置换即便在短期内也没有增加债务存量,我们计算出的负债余额增速上行,仅仅是统计口径过窄。无论何种原因,在隐债置换额度使用过半之后,我们都降低了其对于金融市场影响的预估。
财政政策。上周政府债(包括国债和地方债)净增加9596 亿元(高于计划的净增加9022 亿元),按计划本周政府债净增加5219 亿元,10 月末政府负债增速为10.4%,前值11.4%,预计11 月末上升至11.1%附近,按照年内新增发行2 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置换隐债估计,年末政府部门负责增速将升至11.3%附近。
货币政策。按周均计算,上周资金成交量环比下降,资金价格环比上升,期限利差收窄,剔除掉季节效应,资金面边际上继续松弛。上周一年期国债收益率略有上行,周末小幅上升至1.37%,按照2024 年9 月降息后的情况估计,我们预计一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下沿约为1.4%;十年国债和一年国债的期限利差收窄至65 个基点,2024 年2 月20 日LPR 非对称降息后,我们下调期限利差中枢预估至60 个基点,对应十债收益率下沿约为2.0%,三十年和十年国债利差中枢预估在20个基点,对应三十年国债收益率下沿约为2.2%。合并来看, 9 月的降息无非是兑现了市场之前的降息预期,在现有情况下,资金面只是短期略有松弛配合化债,持续宽松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指出:
“当前货币存量已经不少了”;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指出:“债券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底层资产”;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指出:
“目前我国包含债券融资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仍保持在8%,明显高于名义GDP 增速。”
资产端,最新公布的10 月经济数据延续了9 月的改善,虽然后续走势不确定性较强,但或许我们可以期待短期几个月的企稳甚至改善。两会给出全年实际经济增速目标在5%左右,按照赤字和赤字率(3%)倒推,全年名义经济增速目标在7.4%。我们认为基数效应消除后,今年实际经济增速很难超过去年(5.2%),预计在4.5-5.0%之间,但GDP 平减指数有望较去年(-0.5%)有所改善,预计在0.0 附近。对应今年名义经济增速在4.5-5.0%,与去年(4.6%)基本相当。我们目前认为,未来1-2 年中国实际经济增长中枢在4-5%之间,对应名义经济增长中枢在6-7%之间。
二、股债性价比和股债风格
上周资金面边际上继续松弛,权益市场全面反弹,风格上成长占优;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股债性价比继续偏向债券。
十债收益率全周累计下行6 个基点至2.02%,一债收益率全周累计上行2 个基点至1.37%,期限利差收窄至65 个基点,30 年国债收益率全周累计下行6 个基点至2.20%。我们满仓权益,风格均衡,表现尚可,宽基轮动策略全周跑赢沪深300 指数0.45pct。7 月建仓以来宽基轮动策略累计跑输沪深300 指数-0.62pct,最大回撤12.0%(同期沪深300 最大回撤11.0%)。
我们趋势上维持对国家资产负债表两端的判断,新增冲击主要来自于隐债置换,从现有进度和市场反应来看,本周(12月2 日至6 日)或形成冲击的峰值。债市方面,各期限利率均处于我们预测的区间下沿附近,交易风险进一步上升,但配置窗口始终开放。股债性价比趋势上仍偏向债券,权益方面,比较确定的是后续风格将重回价值占优。本周我们推荐上证50 指数(仓位40%)、中证1000 指数(仓位40%),空仓20%。
我们目前进行的宽基指数推荐,主要包括以下8 个标的,红利指数、上证50 指数、沪深300 指数、中证500 指数、中证1000 指数、科创50 指数、创业板指数、30 年国债ETF(511090)。我们认为,这本质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主观配置策略,侧重于仓位选择和风格研判,策略可以容纳较大规模的资金量,波动较小,流动性较好;在国家资产负债表边际收敛的背景下,将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三、行业推荐
在缩表周期下,股债性价比偏向权益的幅度有限,风格上价值相对占优的概率更高。我们认为,红利类股票大体上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不扩表,盈利好,活下来。综合以上三个特征,并结合公募三季报欠配情况,我们推荐的A+H 红利组合包括A+H14 只个股,A 股组合包括A 股20 只个股,主要集中在银行、电信、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等行业。
▌四、转债市场回顾展望与相关标的
上周转债涨幅小于正股,成长行业和受化债影响的建筑装饰行业相关转债交易热度较高。上周转债宽基组合满仓转债,仓位以双低和股性转债为主,跑赢中证转债指数1.43pct。7月建仓以来转债宽基组合累计跑赢中证转债指数6.98pct,最大回撤7.7%(同期中证转债指数最大回撤7.5%)。
转债择券空间打开:1)大部分行业以稳健双低转债为主,双低转债最大优势是在大部分股债环境下均可控制回撤。2))此外,目前转股溢价率处于50%左右的历史分位,结合前期波动幅度远小于正股导致隐波差保持在历史底部位置,转债的估值性价比进一步凸显。3)同时强赎和负溢价率的情况增多,带来短期博弈机会。隐债置换对于市场的冲击或于12 月第一周达到顶峰,转债仓位建议下降到75%,双低和低价转债配比建议为3:2,均衡配置价值和成长风格。图33 展示出下周转债宽基组合主体标的具体情况。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政策超预期宽松,剩余流动性持续大幅扩张,资产价格走势预测与实际形成偏差。
2、行业推荐根据过往数据、规律、经验总结,行业未来表现可能不及预期。
3、市场波动超预期,与预测差异较大。
4、宽基指数推荐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收益。
5、转债正股及公司基本面表现不及预期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