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官方PMI解读:完成全年增长目标难度不大

张德礼 2024-12-01 21:51:08
机构研报 2024-12-01 21:51:08 阅读

2024 年11 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 为50.3%,连续3 个月回升,上月为50.1%;非制造业PMI 为50.0%,这是2023 年1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上月为50.2%。“两新”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对制造业的拉动效果持续显现,但非制造业PMI 低迷,主要受建筑业的拖累。

    具体从官方PMI 的分项指数看,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如下图景:

    第一,考虑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是逆序数,11 月制造业景气回升幅度,大于制造业PMI 所显示的。制造业PMI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从49.6%提高到50.2%,用15%的权重计算,拖累11 月制造业PMI 0.09 个百分点。

    第二,11 月内、外需同步改善。制造业PMI 新订单指数从50.0%回升到50.8%,制造业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从47.3%回升到48.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通用设备、汽车等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4.0%以上,体现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相关行业产需的拉动。制造业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创3 个月新高,抢出口可能是主要支撑。

    第三,制造业企业扩大生产,产成品累库。“两新”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抢出口,带动制造业PMI 生产指数从52.0%回升到52.4%,跟生产相关的采购、进口这两个分项指数,11 月也都环比回升。制造业PMI 原材料库存指数持平于48.2%,产成品库存指数从46.9%回升到47.4%,反映了企业扩大生产后原材料消耗较快,但需求恢复相对偏慢,导致产成品库存被动上升。抢出口支撑,以及产能充裕企业有扩产来保持市场份额的诉求,制造业生产短期可能维持强劲。

    第四,PPI 同比延续低迷。制造业PMI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从53.4%回落到49.8%,出厂价格指数从49.9%回落到47.4%,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国内供需格局偏弱是主因。根据PPI 环比和PMI 出厂价格指数的相关性,估算得11 月PPI 环比为-0.2%,同比从10 月的-2.9%小幅回升到-2.8%。

    第五,非制造业PMI 低迷,主要是建筑业在拖累。非制造业中,服务业PMI 持平于50.1%,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和保险等金融细分行业的PMI 在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它们直接受益于9 月下旬以来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等行业的11 月PMI 低于荣枯线,除了国庆假期带来的高基数外,更重要原因是消费内生动能不足。

    建筑业PMI 从50.4%下降到49.7%,这是2011 年3 月至今,除疫情冲击严重的2020年2 月外,最低的一个月。建筑业PMI 的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以及两个价格指数都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这放映了房地产的新开工和施工,继续处于低谷,销售短期改善尚未向投资端传导。

    最后总结一下。11 月中国经济的内、外需同步改善,支撑因素包括各类逆周期调节政策和抢出口,需求回暖也带动生产。在财政加力、抢出口和金融业的支撑下,2024年中国实现5%左右GDP 增速目标的难度不大。不过经济内生动能仍然偏弱,在价格指标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预计将于12 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 年经济工作,尤其是财政政策将有积极表态。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地缘冲突升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