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周报:关注央企加杠杆以稳增长

周冠南/张晶晶/王紫宇 2024-12-01 21:51:21
机构研报 2024-12-01 21:51:21 阅读

10 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偏弱,但多地置换债招标在下限,市场对供给冲击的担忧缓解,叠加市场预期12 月两大重磅中央层面会议超预期政策有限,本周债券市场震荡偏强,前期修复偏慢的中长端信用债品种表现相对更好,除1y品种外信用利差普遍压缩。

    展望后续,年内政策预期、股债跷板效应、跨年配置储备或仍是影响债市的关键因素,下周重点关注政治局会议召开时点及政策表态,相机决策、灵活应对。

    若风险偏好未有明显增强,债券投资者或会加速进场提前布局。信用利差方面,7y 及以上长端品种信用利差普遍处于2022 年以来12%历史分位数以内,进一步压缩空间或较为有限;中短端品种信用利差在年底政策博弈及机构行为影响下或缓慢下行,但动能或边际减弱。

    策略方面,年末基金和保险多有抢跑行为,建议积极关注政策表态变化,逢高配置,提前布局。对于负债端稳定性较弱的机构建议关注3 年以内短端品种,逢高配置,长端待政策以及风险偏好明朗后择机布局。具备一定交易属性的机构,在维持一定票息底仓的基础上,可布局二永、TLAC 等高流动性品种择机参与波段交易,但需控制久期,确保组合的防御能力。对于负债端稳定性较高的机构,可精选部分优质主体逢高配置长久期品种提前布局博取票息收益。

    重点政策及热点事件:本周重点关注央企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首次面世。中国诚通、中国国新分别拟发行2000 亿元、3000 亿元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用于重点支持“两重”“两新”项目投资,本期发行规模分别为200 亿元和300 亿元,期限均为5 年期。

    1、从政策思路看,这一举措符合本轮化债以来从地方加杠杆向中央加杠杆转变的政策大方向。目前地方经济增长受到化债等因素掣肘,可腾挪资源相对有限,且地方普遍缺少可收益自平衡的项目,这一点从今年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以及部分专项债资金用途新增偿还存量债务等方面得到印证。而央企增发债券用于支持“两重”“两新”项目投资,既起到稳增长作用,又能保障发展质效,更为符合当下经济发展政策思路。

    2、从债券供给看,5000 亿元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后续发行节奏暂未明确,且考虑到央企融资成本较低,机构高息资产欠配的情况或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二级市场:信用债收益率全线下行,中长端、低等级品种修复明显。本周信用债全线走强,各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5-12BP,信用利差走势分化。

    一级市场:信用债、城投债净融资额环比均减少。本周信用债发行规模3405亿元,环比减少229 亿元,净融资额为627 亿元,环比减少442 亿元;本周城投债发行规模1569 亿元,环比减少53 亿元,净融资额为-45 亿元,环比减少301 亿元。年初以来信用债累计净融资1.87 万亿元,同比增加8283 亿元,其中城投债合计净融资1413 亿元,同比减少1.33 万亿元。

    成交流动性:本周信用债市场整体成交活跃度有所回升。其中银行间市场成交额由上周的5632 亿元增加至6286 亿元,交易所市场成交额由上周的2942 亿元上升至2982 亿元。

    评级调整:本周有7 家评级上调主体,无下调主体。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口径出现偏差;信用风险事件超预期发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