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已如期触发低吸 消费顺周期开启进攻 成长震荡蓄力中
大势研判:市场于11.8 触碰我们前期研判的震荡区间上沿后如期见顶,上周一11.25 跌到震荡区间中枢下方的“有性价比区间”且波动率衰减,市场如期止跌企稳,触发低吸。短期来看,经历上周初消化后情绪开始有所企稳,目前短期盈亏比在1 附近,继续持有。短期依然把握好震荡区间的操作节奏。
中长期(3-6 个月及以上)盈亏比仍“大于1”,坚定信心,下有底不悲观,上不宜过快。维持震荡慢牛预期。
从企业周期、市场周期、情绪周期、政策周期的综合视角来看:有压力也有动力。压力:外部地缘环境不确定性仍存,贸易紧张局势容易削弱经济增长;美国通胀和中国通缩目前还没有显著改善。国内财政帮助表外债务高企的地方政府置换其中部分债务,目前更多仍是处于流动性救助阶段,但资产规模并未扩表。估值快速提升后需等待业绩好转,情绪需要时间消化。政策效果到公司报表,再扩展到经济整体改善需要时间。动力:贸易摩擦有望触发国内以需求侧为主的新一轮政策刺激,同时政策也会进一步关注产业链自主。
中国在全球的出口份额依然稳健,同时在一些新的产品领域培养出了竞争力。制造业PMI 连续三个月上升。展望2025,国内有望量价齐升,内部温和复苏,外部输出通缩,资本市场改革牛,内需消费衔接投资成为长期增长驱动力。分子端,盈利具备边际企稳和改善预期;分母端,流动性依然处于适度宽松态势,风险偏好的底部有望在曲折中不断震荡修复。
风格和行业配置:消费顺周期(商贸零售、社会服务、建材等)开启进攻,制造成长(医药、电力设备、机械内部的自动化设备)和科技成长(TMT)均震荡蓄力中。根据行业配置综合打分框架体系,短期排名靠前的行业依次为:传媒(AI 应用,分子端修复预期)、机械设备(顺周期+成长)、商贸零售(顺周期,估值修复预期,部分困境反转)、医药生物(估值修复预期,部分困境反转)、农林牧渔(贸易应对预期,估值修复预期)。中长期逻辑:
2025 年需要重点关注新变化:基本面改善(预期)的方向、供需结构改善的方向、产业进程带来新变化新突破新需求的方向。配置上,关注三大类行业风格:1、成长。科技类成长新产业趋势+制造类成长供需结构改善。2、顺周期。国内经济修复弹性、需求、物价、出海面临不确定性,需求侧改革预期较强,消费有望衔接投资成为长期增长驱动力。节奏须跟踪政策和效果。
3、红利。依然具备长期战略价值,但短期相对超额机会尚未来临。宽松政策背景下,金融资产价格抬升,并有望进一步传导至实物资产的再通胀。重视“新高股息”的行业配置或组合构建,即高股息与顺周期、成长方向的行业叠加和个股组合挖掘。节奏上,把握季度、半年度级别的均值回归和大类行业风格轮动特征,依然是2025 结构性行情把握和超额收益的重要胜负手。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变化风险,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环境恶化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