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11月百强房企月度销售报告:11月百强销售额环比下降 但较三季度仍有明显反弹

金晶/肖依依 2024-12-02 09:58:27
机构研报 2024-12-02 09:58:27 阅读

  11 月市场整体热度有所回落,但较三季度有反弹,单月百强销售额环比降低17%,但相较于9 月仍有44%的增长,同比降低7%,降幅低于往年同期。其中核心城市延续较高热度,非核心城市热度开始出现下降。从累计情况看,1-11月TOP100 房企操盘口径销售额34326 亿元,同比降低30.7%,较上月累计同比增长2pct;权益口径销售额27158 亿元,同比降低30%,较上月累计同比增长2.2pct。从11 月单月情况看,TOP100 房企单月操盘销售额3634 亿元,同比降低6.9%,环比降低16.5%;权益销售额2875 亿元,同比降低3%,环比降低16.2%。

      TOP10 房企前11 月操盘销售额降幅继续收窄至26%,其他梯队房企仍在降幅在30%以上。从2024 年1-11 月操盘口径销售金额来看,跌幅最小的是TOP10房企,同比下降26.3%;TOP31-50 房企排名第2,同比下降32.7%。跌幅最大的是TOP11-20 房企,同比下降35.6%。从2024 年1-11 月权益口径销售金额来看,跌幅最小的是TOP10 房企,同比下降24.3%;TOP31-50 房企排名第2,同比下降29.8%。跌幅最大的是TOP11-20 房企,同比下降38.9%。

      对比2024 年1-11 月与去年同期,操盘口径销售的门槛均出现下降,跌幅最小的是100 强门槛。10 强门槛从1499.8 亿元下降至879 亿元,同比下降41.4%;20 强门槛从561.1 亿元下降至311.8 亿元,同比下降44.4%;30 强门槛从352.6亿元下降至240.3 亿元,同比下降31.8%;50 强门槛从217.7 亿元下降至139.3亿元,同比下降36%;100 强门槛从93.4 亿元下降至64.9 亿元,同比下降30.5%。

      多数龙头房企11 月销售环比下跌,部分如绿城、华发环比增长。虽政策余温仍在且核心城市销售较活跃,但受供货量等因素制约,整体销售环比回落。从11 月单月操盘口径销售金额来看,绿城中国最高为317.9 亿元,其次为中海地产、华润置地、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分别实现销售金额285.3、232.1、219.0、209.0 亿元。重点房企单月操盘销售额环比表现来看,绿城中国14.6%、华发股份18.9%、招商蛇口0.5%、华润置地-16.8%、滨江集团-17.8%、中海地产-27.8%、建发房产-33.8%、越秀地产-42.1%、保利发展-42.5%。从2024 年1-11 月累计操盘口径销售金额来看,保利发展最高为2803.0 亿元,其次为中海地产、绿城中国、万科地产、华润置地,分别实现销售金额2569.1、2467.2、2077.0、2060.6 亿元。

      重点房企1-11 月累计操盘销售额成交同比来看,绿城中国-3.8%、中海地产-5.8%、越秀地产-8.1%、华润置地-21.3%、保利发展-22.9%、华发股份-25.2%、招商蛇口-28.7%、建发房产-29.0%、滨江集团-31.1%。

      投资建议:维持行业“增持”评级。我们认为重点关注房地产相关股票有以下理由:1、政策受基本面倒逼进入深水区,如我们2022、2023 年在报告中反复阐述,认为本轮最终政策力度超过2008、2014 年,而现在尚在途中。2、地产作为早周期指标,具备指向性作用,配置地产相当于配置经济风向标。3、行业竞争格局改善逻辑依旧适用,拿地和销售表现优异的依然是头部国央企和少量混合所有制及民企,品质房企有望在未来的格局中更加受益。4、我们上年提出“只看好一线+2/3二线+极少量城市”依然奏效,这个城市组合在销售前期偶尔反弹时表现更好也得到了印证。5、供给侧政策,收储、妥善处置闲置土地等政策有新变化,依然是观察落地最重要的方向,且可以预见,一二线仍然更受益。基于以上的配置逻辑,在股票层面我们推荐几个维度:(1)基本面alpha 公司:A 股的保利发展、招商蛇口、滨江集团、华发股份、建发股份;H 股的绿城中国、越秀地产、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建发国际集团;(2)受益于化债和去库存的地方城投类企业:城投控股、北京城建等等;(3)物业:A 股招商积余,H 股的华润万象生活、保利物业、中海物业、万物云、绿城服务等;(4)中介:贝壳。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房企出险风险蔓延。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