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肖楠 2024-12-02 13:48:09
机构研报 2024-12-02 13:48:09 阅读

  经济实力:甘肃省深居西北内陆,依托于丰富的矿产和能源优势,形成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电力和煤炭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近年全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在十大生态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全省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相对落后,近年常住人口整体呈净流出,不利于区域长期发展。

      2023 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 万亿元,在全国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简称“各省”)中排名第27 位,同比增速为6.4%,较上年小幅提升且高于全国水平。当年,投资作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保持增长,消费和旅游增速回升明显,但受工业投资增长减缓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此外贸易规模受进口减少影响而收缩。2024 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呈稳中向好态势,工业增势强劲,投资和消费小幅增长,当期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0.91 万亿元,同比增长6.0%。

      甘肃省各州市近年经济保持增长,2023 年除白银市和平凉市位次互换外,其余州市地区生产总值排序未发生变动,区域经济实力分化仍较显著。当年省会兰州市经济体量保持绝对领先,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近三成;其次为以能源化工产业为支撑的庆阳市,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第三至第五位分别为酒泉市、天水市和武威市;而经济体量较小的地区分布于面积最小的嘉峪关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南州”)。从人均指标看,常住人口较少的河西走廊地区以及省会兰州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序靠前,2023 年仅金昌市和嘉峪关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经济增速看,得益于工业经济高位运行,金昌市经济增长表现突出,全年经济增速达11.50%,而兰州市经济增速仍为全省最低,其余州市经济增速在5.0%-9.0%区间。2024 年上半年度,金昌市仍维持较快增长,经济规模跃升至第五位,酒泉市和嘉峪关市经济增速超8.0%,庆阳市、天水市、平凉市和甘南州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财政实力:甘肃省财政实力较弱,2023 年受上年大规模留抵退税拉低基数以及当年经济增长提速等因素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税收收入均呈现增长;当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受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影响呈现下降,车辆通行费收入和专项债务对应项目专项收入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形成重要补充。2023 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1003.58 亿元和371.8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7%和0.23%。当年,全省税收比率和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分别为69.62%和22.19%,财政自给能力仍弱,财政平衡对上级补助的依赖度很高。2024 年前三季度,由于上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以及减税政策翘尾减收对本期产生影响,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放缓,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则受土地出让情况影响大幅下降,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当期,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8%和下降40.6%。

      2023 年,甘肃省除武威市的财政实力排序弱于经济总量外,其余州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均较为匹配,但区域间财力规模和质量亦存在分化。其中,兰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占据绝对优势,庆阳市规模次之,两者均恢复增长且财政收入质量相对较高;酒泉市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增长,规模排序升至第三位,但财政收入质量一般;嘉峪关市、临夏州和甘南州收入规模较小,嘉峪关市财政自给能力相对较强,甘南州财政收入质量显著弱化。2023年全省仅平凉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负增长,系其上年出让矿产资源所确认非税收入规模较大所致。2024 年上半年度,多数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增长,其中嘉峪关市、酒泉市、金昌市和武威市呈两位数增长,而兰州市、天水市、定西市、临夏州和甘南州呈现下降。

      甘肃省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较小,2023 年受土地市场影响表现不一,相关收入较为不稳定。其中,兰州市、庆阳市和酒泉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仍为前三位,但兰州市和酒泉市土地出让金下跌,相关收入呈负增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较小的张掖市、甘南州、嘉峪关市和金昌市则较上年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余州市中天水市和定西市呈现负增长,且降幅显著。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政府财力的贡献度来看,2023 年临夏州和陇南市贡献度较高,嘉峪关市和金昌市贡献度较小,土地市场波动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低。

      债务状况:甘肃省政府债务规模相对较小,但由于区域综合财力偏弱,政府债务相对压力较高。2023 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余额为7107.02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76%,债务规模在全国排列第26 位,而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值处于较高水平,在全国降序排列第4 位。2023 年,各州市政府债务规模亦呈较快增长,其中陇南市、天水市、甘南州、临夏州和酒泉市增幅明显。年末兰州市政府债务规模仍显著大于其他州市,庆阳市、临夏州、天水市和武威市次之,金昌市和嘉峪关市最小。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政府债务余额的覆盖程度来看,全省共8 个州市相对债务压力较上年加重,其中临夏州和甘南州债务压力最大。

      甘肃省城投企业发债活跃度较低,城投债发行规模较小,近年省本级、兰州及庆阳市级平台相继出现非标逾期、被执行等信用舆情,区域融资环境弱化,2022年以来债券发行规模大幅收缩。从存续城投债来看,主体涉及省本级、兰州市、平凉市、定西市和天水市城投企业,集中于省本级。受债务管控政策影响,2023年四季度以来除兰州市持平外,省本级和其他各市城投债均呈净偿还,但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来看,省本级和定西市债务规模有所扩张。以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省本级、平凉市和兰州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相对负担较重,定西市和天水市较轻。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