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周报:一致的预期与可能的预期差
报告核心观点
我们上周提醒年底及跨年行情,市场在供给冲击下“抢跑”。投资者再度形成了一致预期,对债市看法普遍偏多,但利率下行空间或有限。我们在市场普遍预期的基础上,尝试寻找到被忽视的预期差,包括政策预期差,关税及应对预期差,欧洲经济、美国通胀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差,汇率与货币政策预期差,投资者行为等。总之,宏观能见度不高,政策处于空档期,市场的节奏、空间、演变路径等难以准确预测,更重要的仍是应对。短期十年期国债在2.0%位置有压力,建议将10 年期国债换持为超长利率债、存单,关注2年以内城投债下沉+城农商行二永债、稍弱资质信用债等的补涨机会。
投资者对年底债市形成一致预期
投资者对年内债市看法偏乐观,但又觉得利率下行空间有限。主要源于:1)特朗普言论引发外需担忧和基本面预期变化;2)政策进入空窗期;3)降准可能性,银行降负债成本;4)保险、理财储备开门红资产,配置较强;5)港股、黑色等其他资产价格也回到9 月24 日政策前水平;6)政府债供给高峰期度过,上周较大规模供给成为行情成色试金石;7)理财或自建估值、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下调、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等有利于利率下行。但另一方面,10 年国债逼近2%整数关口,与7 天逆回购政策利率利差仅剩50bp,利率继续向下突破还需要降息、负债端下行等催化剂。
投资者对明年债市的一致预期是什么?
2025 年中国经济与政策运行将围绕两大主线展开:一是特朗普上台后的关税和外需不确定性;二是中国经济如何实现再通胀。投资者普遍认为,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成,企业融资需求仍弱,宏观杠杆率走高(较难承受高利率),支持性货币政策未改。明年债市行情没有走完,震荡偏多的概率较高。但降息空间如若不能打开,当前利率水平已经较低,利率下行的空间也会有限(比如十年期国债下限或为1.8%)。节奏上,上半年利率下行或更加顺畅,下半年债市扰动较多,供给、理财等机构行为、政策应对不确定性导致债市波动会加大。
未来债市的预期差可能出现在哪里?
一是政策预期差。目前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我为主、主动发力,另一种是相机抉择、事后应对,市场或倾向于后者。但若政策思路转变,主动作为,避免市场预期转弱,债市可能出现调整压力。二是关税及应对预期差。明年关税落地节奏、幅度均存在不确定性,相比于关税加征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内外部的应对手段更为关键。三是欧洲经济、美国通胀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差。
四是,汇率与货币政策预期差。不能排除的是,在明年加入关税新变量之后,汇率保持“稳定”的内涵可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汇率是否“重新校准”对于明年货币政策空间十分关键。五是,理财等机构行为或放大市场波动。
投资者应如何应对?
我们在4 月1 日的报告《债市波动的来源与应对思路》中曾经简单归纳:胜率高+赔率低=快进快出,交易机会;胜率高+赔率高=高杠杆+高仓位+长久期;胜率低+赔率低=短久期等待;赔率高+胜率低=配置盘倒金字塔建仓。
在当前时点上,我们认为有几个应对思路:第一,债市胜率高,赔率低,把握交易机会,尤其关注存在补涨可能的品种,如超长债、中长期二永债等。
第二,把握短端的确定机会,年底理财配置力量较强,利好短债、存单。第三,把握2 年以内城投债下沉机会。第四,负债端更稳定的机构,可关注稍弱资质、稍长久期的二永债(城农商行)及信用债的补涨机会和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放松超预期,金融严监管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