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周报:政策博弈依旧 情绪纠偏显现
核心观点
当下宏观能见度较低且股市处在政策真空期,我们判断市场难以脱离震荡的基本形态,短期关注月末效应后表现并期待政策,中期则有望进入新的蓄势期,并等待内外环境和股市盈利形成新的共振。我们建议继续围绕内需、自主可控、供求改善等方向布局,并适度参与超跌低位股的情绪纠偏机会。转债方面,整体依旧是多空平衡状态。但我们担心光伏板块遭遇冲击后,转债指数可能受到一定拖累。因此本周建议:1、继续调整结构,减少高价、高估值及高拥挤度品种占比;2、风格上继续聚焦平衡型转债,正股层面则关注内需、科技等方向,规避光伏及出口等链条;3、继续挖掘条款博弈。
股市研判:短期关注月末效应后表现并期待政策近期宏观能见度较低且处在政策真空期,但相比之前,市场更愿意朝“政策偏有利”的方向演绎。短期看,市场力量基本回归平衡,考虑到股指位置不高、海外扰动暂时减少、机构业绩考核在即,我们认为市场可能继续沿偏乐观方向小幅演绎,但仍不会脱离震荡的基本形态;中期看,12 月市场的主线是政策博弈和情绪纠偏,筹码进一步交换后,股指大概率进入一个新的蓄势期,等待内外环境和股市盈利形成新的共振。因此我们建议是:1、短期核心是政策博弈,继续围绕内需、自主可控等方向,对于低位股则把握超跌后的情绪纠偏机会;2、中期继续着眼供求格局改善后的龙头股价值重估机会。
配置关注:短期仍以政策博弈为主,关注内需+先进制造+自主可控等具体板块方面,我们看好的方向仍以政策博弈为主:1、内需消费,关注生猪、啤酒、消费建材、建筑及地产链龙头等;2、先进制造,关注稀土、航天军工、海工、油气装备;3、自主可控,关注国产半导体及芯片制造、新材料、信创、国产算力等;4、供求格局改善,关注农药、化肥、造纸等减产涨价机会。
转债专题:交易层面的四个判断
从数据层面看:1、市场层面,大盘偏债品种YTM 中位数接近资金成本、大盘估值回升更快于小盘;2、微观层面,兴业、上银股债性不佳但却再度上行。
对于近期转债市场走势,我们有几个交易层面的判断:第一、基金负债端(险资、理财等)偏好间接影响了估值修复。即绩优、低回撤的转债基金大多重仓兴业、上银等品种;第二、固收类投资者对股市后市仍偏谨慎;第三、强赎数量增加、信用风险担忧等定价层面因素影响了资金偏好。总的来说,大盘偏债品种持续上行确实有充分理由(投资者行为、股市、定价担忧等)。但大盘偏债品种短期已经失去性价比,中小平衡偏股品种可能是更优的选择。
转债建议:继续调整结构、聚焦平衡型转债、挖掘条款博弈股市有望继续沿乐观方向小幅演绎,但不会脱离震荡的基本形态,意味着正股仍没有明显的β机会,转债背后的股市环境没有根本变化。我们依然认为转债保持多空因素较为平衡的状态,但由于市场结构问题,倘若光伏板块遭遇较强烈冲击,可能对转债指数造成一定拖累。我们本周建议:1、仓位不需要大动,继续调整结构,降低高价、高估值及高拥挤度个券占比;2、风格上继续聚焦平衡型转债,正股层面则关注内需、化债受益、供求出清、国资系科技等方向,譬如欧22、东南、奥维、神码等;3、继续挖掘条款博弈,关注正股市值在底部、转债利息费用占比高或有并购重组可能的发行人。
风险提示:转债供给冲击;债基赎回带来流动性冲击;个券退市或信用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