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产品研究系列之一百三十八:港股央企红利50ETF:把握港股通央企红利机遇

季燕妮/安宁宁 2024-12-03 08:26:11
机构研报 2024-12-03 08:26:11 阅读

  报告摘要:

      红利指数的演变及央企在其中的作用。红利指数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 2005 年至2009 年,第一批红利指数诞生,指数全市场选股,单指数覆盖市场有限;(2) 2010 年至2013 年,出现宽基或行业主题内优选高股息样本,A 股国央企为主题的红利指数应运而生,与其他公司相比,A 股国央企上市公司历年分红总额高,长期内平均分红累计增速占优;(3) 2013 年末至今,出现“红利+”Smartbeta 指数,加权方式更多样。国央企红利指数扩容至港股,与A 股同类公司相比,港股国央企公司历年平均分红占优,且港股央企公司分红表现更好。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投资价值分析。指数专注高息周期行业,前五大成分股集中。根据Wind,截至2024.11.26,指数涵盖17 个中证一级行业,其中石油石化、通信、煤炭配置权重较高,对应占比分别为:31%、22%、14%,三者合计权重67%。重仓股方面,指数前五大成分股权重合计约49%,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合计约69%。

      业绩表现优于主流宽基指数,股息率有所回升,近3 年预测分红年均增速在同类中上。股息率方面,截至2024.11.26,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近12 个月股息率低于可比港股红利指数,区间内股息率有所上升。中性预期下近3 年指数预期分红增速在可比指数中上游。盈利预测方面,指数Wind 一致预期下近3 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与归母净利润增速处于可比指数中上游。

      指数市盈率估值位于历史中游、同类指数近3 年分位数低位。根据Wind,截至2024.11.26,该指数的PE(TTM)和PB(LF)分别为7.24 倍和0.72 倍,分别位于2023.9.13 以来的46.80%、33.67%分位。与同类港股红利指数相比,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当期市盈率与市净率估值同类中上游,近3 年来的对应估值分位数均为同类指数下游。

      港股央企红利50ETF: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代码:

      520990,扩位证券简称:港股央企红利50ETF)是追踪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的ETF 产品。该ETF 于2024 年6 月26 日成立,于2024 年7 月10 日上市。

      风险提示:本文仅对所研究的基金产品情况进行分析,产品的统计情况可能随着时间和市场的变化以及统计方法不同而有差异;本文仅在合理的假设范围讨论,文中数据均为历史数据,基于模型得到的相关结论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刻画现实环境以及预测未来;本文不作为任何产品的投资建议。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