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策略:预期上修与现实曲折
核心观点:①宏观层面,预期与现实仍偏弱,但逆周期调节政策显著加码,而目前的政策仍聚焦防风险,并非强刺激。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宏观经济将“曲折式前进”,可以保持谨慎乐观的心态。②货币信用方面,宽货币已经成为主基调,信用预计仍以稳为主,聚焦结构性扩表方向,涉政业务、央国企客群占比高的银行预计更受益。③基本面方面,监管呵护银行净息差,2025年息差将逐步磨底、降幅收窄,对净利息收入增速拖累减少;对于银行坏账风险,从市场预期层面观察,展望2025年,在加力化解地方债务、房地产止跌回稳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悲观预期有望逐步改善。从银行财务层面观察,企业部门信用风险压力可控,居民部门风险暴露,但零售信贷风险的上升是渐进式的、相对更加温和。④估值维度,中国银行业PB与全球对比,处于明显偏低水平,未来银行股定价权从主动基金向被动基金转移,银行股估值预计迎来修复契机,中期来看,银行稳定的ROE、股息率,有望将迎来价值重估。
投资建议:2025年银行板块绝对收益概率较高、但相对收益不确定。绝对收益的核心逻辑在于:基本面筑底并有望温和改善、被动资金以及绝对收益资金崛起成为其重塑估值的契机、低PB及高股息凸显银行的配置价值。而相对收益不太确定是因为宏观政策预期以及落地的效果有较大的变数,会影响市场风险偏好。
个股建议关注:一是受益于被动基金扩容、资产质量优异、高分红的个股,招行+国有大行;二是以涉政为主的对公业务占比高、资产质量优异的区域性银行,成都银行。三是业绩持续高增长个股,常熟银行。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海外需求超预期下行,零售信贷风险大面积暴露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