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研究:非银存款降息 利率中枢下移
事件概述:明确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2024 年11 月29 日晚,自律机制发布《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自律倡议》,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规定非结算性的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参考公开市场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同时规定了提前支取利率和“利率调整兜底条款”。
影响测算: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30BP→上市行净息差+1BP全市场非银同业活期存款约20 万亿元,若利率下降30BP,或提振净息差1BP。
“非银同业存款”指银行与非银之间的同业存款,不包括银银同业存款。我们测算,上市银行高息同业活期存款约9.4 万亿元。假设同业高息活期存款从1.8%若降至1.5%,意味着需下降30BP,我们初步测算有望正向支撑银行净息差1BP。
近年同业存款利率上升较大幅度的为国股行,整改压力相对较大。我们统计了2024 年上半年,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 农商行同业存款成本率分别为2.51%/2.42%/2.34%/2.32%,分别较2023 年全年+8BP/+7BP/-1BP/-2BP。再考虑到同业活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例,国股行占比明显高于城农商行,故此次同业活期存款整改对于国股行的负债成本提振作用较大。
银行表内:非银存款短期或挤出,但中长期仍以被动接受为主纳入EPA 考核,“定价行为”为一票否决项,执行或较为严格。对于银行负债端来看,存款稳定性或有所波动,短期存在非银存款挤出,但由于计入EPA“定价行为”考核,过渡期后执行或较为严格,长期来看多数非银资金将被动接受更低的利率。考虑到EPA 和MPA 为季度考核,银行实际执行层面可能存在差异,可能有部分非银存款“抢跑”,在过渡期内抢抓最后一波较高利率的同业活期存款。
设定提前支取利率&利率调整兜底条款,意在理顺存款利率传导。(1)规定提前支取只能按较低利率支付,同业活期转向定期的规模或较有限;(2) 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相当于含权性质的存款重定价条款,或加速存款重定价,分段计息或约期类存款或受较大影响。
资管产品: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30BP→货基&现金理财-9BP同业活期利率-30BP 或使货基、现金理财收益率均下降约9BP。我们测算货基、现金管理类理财持有同业活期存款分别为4 万亿元、2 万亿元,同业活期利率下降30BP 或使货基、现金理财产品收益率均下降约9BP。银行自营比价角度,货基性价比或下降,但考虑到银行持有货基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司库维持流动性的需要,并不会单纯因为收益率降低而大规模赎回货基。
对债市:同业存款利率调降,利率中枢下移,利好同业存单和中短债。2024-12-02,10Y 国债利率罕见降至2%以下,各期限的同业存单收益率单日降幅也较大,达9BP 左右。后续资管产品可选择的高息存款品种已较少,同业存单和中短债的拥挤度或仍将提升。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