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利率债年度策略:顺势而为 踏节而行
2024 年债牛更为强劲,期间扰动不改趋势。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牛市之后,2024 年债牛继续。10 年国债利率从上年末2.6%以上下行至低点2.0%附近。期间央行提示长端利率风险,9 月政策转变,虽然带来了阶段性的调整,但并未改变利率下行趋势。那么2025 年债牛是否会继续呢?
2025 年经济更为依赖内需,社融回升更为关键。2024 年的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较高,但随着美国加关税风险的临近,2025 年外需或难以继续提供足够的增长动力,经济需要更为依赖内需。而货币管内需,社融是内需稳定的领先指标,内需回升需要社融回升。如果明年社融增速从今年10 月的7.8%左右回升至8.5%、9.0%和9.5%,对应的2025 年社融增量规模分别为34.6 万亿、36.7 万亿和38.7 万亿,分别较2024 年多增3.6 万亿、5.7 万亿和7.7 万亿。
拉升社融推升内需,需要货币和财政配合。单独依赖财政或者货币,都无法将社融和内需拉倒较高水平。即使赤字率达到4.5%,明年特别国债增加2 万亿,专项债增加4.6 万亿,再加上置换隐债的2 万亿地方债,合计政府债券增量达到14.3 万亿。考虑到其中2.8 万亿为置换隐债,新增为11.5 万亿,较今年增加3.3 万亿。即使这种情况,单独依赖财政也只能将社融推升至8.4%左右的增速,没法实现显著回升。明显的社融回升依然需要货币和财政配合,来推动政府债券和非政府债券共同回升。同时财政本身的付息压力也会大幅抬升,因而需要利率调降配合。因此,在明年财政发力的同时,我们预计货币同样会继续保持宽松,降息降准将继续推进。
而债市资金供需角度来看,明年可能继续面临资产荒,因而将进一步驱动利率下行。今年债市资产荒逻辑集中表现在资金来源快速增加,居民存款、保险、理财以及债基货基等低风险偏好金融资产快速增长,但资产供给不足,非政府债券社融增速从去年末的8.5%下行至今年10 月的6.2%。这背后一方面是实体融资需求走弱,另一方面是居民资产配置结构变化。较高的实际利率抑制实体融资,同时,在房地产销售大幅下降之后,居民资产配置结构中,房地产占年度增量储蓄的比例已经降至不足1/3,这意味着超过2/3 的居民储蓄进入到金融资产,而从经验数据看,居民金融资产绝大部分是低风险偏好的,因此我们预计明年居民存款、保险、理财等低风险偏好金融资产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转变也将为债市提供增量资金,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方式从之前的MLF 和逆回购转向国债买卖和买断式回购,也会提供国债的增量需求。预计明年债券需求将继续增加,但除政府债券之外,其余债券供给可能进一步减少。因而债市资产荒的格局可能不会发生变化。
我们从几个角度进行利率下行空间估计,预计明年10 年国债可能降至1.8%附近。我们尝试从几个角度进行估计:1)用经济增长、通胀和资金价格等指标进行拟合,结果显示,考虑运行曲线可能较中枢向下偏离1 个标准差的情况下,低点可能达到1.8%左右;2)资产荒的逻辑,用低风险偏好资金增速与非政府债券社融增速差拟合,低点可能在1.7%附近;3)广谱利率下行。存贷款利率如果延续过去几年下行趋势,对应10 年国债可能下行至1.8%附近;4)利息支出占比方法。假定利息支出占经济比重延续过去几年下行趋势,对应全社会融资成本明年下行8bps,如果10 年国债下行幅度相同,可能降至2.0%左右。
从节奏来看,年末市场抢跑和1 季度可能出现趋势性行情,利率有望到预期低点。过去几年年底债市均有抢跑行情,背后是政策不确定性落地和资产荒下机构的欠配。我们预计今年也不例外。而且考虑到学习效应,抢跑会提前。而明年1 季度需要观察信贷开门红和政府债券供给节奏,如果信贷开门红压力有限或者政府债券供给节奏缓慢,则可能再现今年1 季度资产荒的情况,利率下行趋势有望延续,并在1 季度达到预期的地点。因而建议增配长端债券,久期占优。2 季度之后行情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需要观察美国加征关税情况以及我们的应对措施,更多的进行相机决策。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政策变化超预期,外部风险变化超预期,测算误差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