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12月月报:发行及成交规模增长 化债是增量政策的“重头戏”

李济安/王哲语 2024-12-03 20:42:10
机构研报 2024-12-03 20:42:10 阅读

  核心观点:

      11 月各期限发行指导利率全部下行,整体变化幅度为-11 BP 至-2 BP。

      11 月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增长,仅企业债发行金额减少,其余品种发行金额均增加;信用债净融资额环比增加,企业债、公司债、定向工具净融资额减少,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净融资额增加,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净融资额为正,企业债、定向工具净融资额为负。二级市场方面,11 月信用债成交规模环比增长,企业债、定向工具成交金额减少,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成交金额均增加。收益率方面,11 月信用债收益率整体呈波动下行态势。信用利差方面,中短期票据、企业债、城投债信用利差走势有所分化,整体表现为中短端利差收窄,长端利差走阔态势。分位数来看,目前多数品种信用利差仍处历史低位,而AAA 级各期限品种的分位数普遍高于其余等级,但随着政策信号逐渐清晰,信用债的不确定性有所消退,配置和交易思路可以更积极。总体而言,选择策略的关键仍是顺应趋势,把握震荡行情的介入时机,做好配置与交易策略的配合与转换。现阶段优先选择中短端信用下沉和中高等级拉久期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后续仍需关注稳增长政策显效力度对债市形成的扰动,并注意供需格局变化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CREIS 中指数据显示,2024 年1-11 月,TOP100 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32.9%,降幅较上月缩窄1.8 个百分点。11 月单月,TOP100 房企销售额同比减少9.46%,环比减少18.62%。1-11 月销售总额超千亿房企9 家,较去年同期减少7 家,百亿房企76 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2 家。基于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判断,中央和地方持续积极表态并频频推出调整和优化政策引导房地产市场预期修复,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托举政策持续发力,对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尽管房地产市场仍处在调整转型过程中,但降幅有所收窄,房地产的相关政策效应正逐步释放。地产债方面,销售复苏进程将对债券估值产生较大影响,但随着市场逐步企稳的信号出现,风险偏好较高的配置资金可考虑提前布局,需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配置重点仍是历史估值稳定的业绩优异的央企、国企,以及含有强力担保的优质民企债券,可拉长久期增厚收益,也可适当博弈超跌房企债券估值修复带来的交易机会。

      城投债方面,稳增长和防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城投违约的可能性很低,城投债仍可作为信用债重点配置品种。据DM 统计,截至11 月29 日,已有23 地拟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合计规模14367.49 亿元。14 地已完成发行,规模达9503.11 亿元,其中湖南、江苏、贵州均已完成2 次发行。2024 年来,各地发行“特殊”地方债总额近2.9 万亿元。城投债大势将由化债与发展的合力决定,短期信用风险无虞,现阶段仍可重点关注中短端信用下沉策略和中高等级拉久期策略。

      风险提示:

      政策推动不及预期,违约超预期,统计口径偏差,不构成投资建议。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