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日报:2024央行改革的最后一块拼图:M1口径调整
2024年1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后续央行将于2025年1 月份数据起开始按修订后口径统计M1,预计将于2 月上旬向社会公布。
从结构上来看,口径调整后旧口径的M1 占比摊薄至60%,居民活期占比接近38%,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存款占2%。
(1)旧口径:旧的M1 口径主要包括M0,单位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三大部分,截止2024 年10 月,M1 余额63 万亿,上述三类占M1 比重分别为19%、30%、51%。由于M0 季节性变化不大,今年手工补息整改后M1 增速下滑的主要拖累来自于企业活期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外流的拖累。
(2)新口径:根据信贷收支表及央行报表数据,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存款纳入后,截至今年10 月,新口径M1 余额为105 万亿。旧口径的M1 占比摊薄至60%,居民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存款占比分别在38%、2%。
回溯来看,新的广义口径的M1 与原有口径的趋势基本一致,不过波动或更平缓。2019 年以来,新、旧口径的M1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原有口径的M1 同比增速今年9 月下滑至-7.4%的阶段低点,其后向上反弹,按照新口径的M1 计算,今年同比读数最低下滑至-3.29%,拐点同样在9 月显现。不过,从波动幅度来看,由于居民活期整体变化平稳,新口径的M1 整体读数变化更小,能够起到“削峰填谷”的效果。
经济含义上,内涵扩围或更加能够反映总体经济的景气情况。旧口径中M1 增速变化主要取决于企业活期存款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变化以及企业的盈利预期;此外,M1 增速与地产增速也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受制于地产销售回款的拖累等,M2-M1 剪刀差居于高位。新口径的M1 在读数上更加优化,其内涵扩围之后,对于企业生产的指向或有所弱化,但或更加能够反映总体经济景气度的改善情况。
风险提示:流动性摩擦加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