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微观结构系列研究(一):市值下沉背后的增量资金
核心观点
本文从市场微观结构视角出发,重点研究增量资金如何影响市场风格。我们把市场增量资金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保证金余额、两融余额、ETF 被动权益基金和公募主动权益基金。在分母端流动性充沛的背景下,如2014-2015 年“流动性”牛市,高风险偏好的保证金和两融资金掌握市场“定价权”,以中证1000 和中证2000 为代表的小盘风格占优。在分子端和分母端共振的环境下,如2019-2021 年“核心资产”牛市,公募主动权益基金掌握市场“定价权”,以沪深300 和上证50 为代表的大盘风格占优。“924”行情以来,两融和ETF 被动权益基金为主要增量资金,在分子端未验证的情况下,现阶段两融和ETF 资金偏好的小盘风格有望受益。若后续分子端逻辑验证,偏好价值风格的公募主动权益基金大概率重夺市场“定价权”,大盘风格或占优。
2014-2015 年:分子端承压,两融政策宽松,风险偏好提升
1)分子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盈利表现不佳。总量看,实际和名义GDP增速双双回落。结构看,投资和出口下滑是增长回落的主因。盈利看,国际油价大幅下挫,PPI 明显回落拖累企业盈利,全A 净利润增速和ROE 整体下行。2)分母端:两融余额和保证金大幅流入。2014 年7 月至2015 年6 月,保证金余额、两融余额、被动权益基金规模和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分别增加27638 亿元、16430亿元、4680 亿元和5142 亿元,保证金余额和两融资金在本轮行情中掌握“定价权”。3)占优风格:风险偏好提升,中证1000 和中证2000 相对占优。
2019-2021 年:分子端改善,公募大发展,核心资产走强
1)分子端:2019 年经济基本面总体平稳但略显疲态,2020-2021 年分子端围绕经济复苏主线运行。2020 年,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叠加出口超预期增长,推动中国经济快速恢复。2021 上半年,经济延续恢复惯性,下半年复苏势头有所放缓。与经济运行节奏类似,全A 净利润增速大幅反弹,ROE 自2020Q2 低点连续上行至2021Q2 的10.1%。2)分母端:公募基金大发展,主动权益掌握“定价权”。2019年1 月至2021 年3 月,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加34420 亿元,超过其他三类资金增加之和,表明主动权益基金在本轮行情中掌握“定价权”。3)占优风格:大盘风格沪深300、上证50 相对占优。
“924”行情以来:分子端有待恢复,ETF 和两融资金为本轮增量资金
1)分子端:基本面改善程度或偏温和。现阶段经济复苏正在进行中,受特朗普上台影响,2025 年出口或受到冲击,我们认为基本面改善大概率偏温和。2)分母端:两融余额增长较快,ETF 加速流入。2024 年9 月24 日至2024 年11 月28 日,ETF 基金和两融资金分别增加7903 亿元和4545 亿元,增长幅度分别为39%和33%,远高于主动权益基金增加的绝对值(1233 亿元)和增长幅度(4%)。3)占优风格:以小盘风格为代表的中证2000、中证1000 和中证500 涨幅相对靠前。
配置建议:保有“市值下沉”思维
“924”行情以来的主要增量资金为两融资金和ETF,ETF 更青睐小盘风格(如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 和科创100),在分子端待验证的情况下,我们判断现阶段行情大概率由分母端推动,建议保有“市值下沉”思维,关注小盘风格投资机会。待分子端基本面验证后,偏向价值投资的公募主动权益基金有望重夺市场“定价权”,大盘风格大概率占优。
风险提示
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增量资金统计可能存在偏差;国际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