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动态报告:关注新一代计算平台和生产力工具
核心观点:
新一代计算平台侧,各厂商广泛布局A I 手机、AI PC、机器人、AI 眼镜、AI 耳机等类产品,落地确定性较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端,北美相关企业业绩持续超预期,国内B 端已有落地。我们认为,技术迭代下AI 计算平台和AI 生产力工具已迎来商业化机遇,建议关注AI 产业新变化:1)看多AI 终端作为新一代计算平台爆发可能;2)AI 应用作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看多C 端软件的持续发展,B 端应用软件商业化进展更快;3)看多政府支持下,底层AI 算力产业发展。
要点
新一代计算平台形态多样,关注微笑曲线两端
AI 手机及AI PC 作为最先落地的新一代计算平台,已成为各消费电子厂商主要布局方向。机器人、AI 眼镜、A I 耳机等产品形态亦迎来密集布局。尽管目前新一代计算平台类产品最终形态仍处探索阶段,但产品落地确定性较强,建议关注微笑曲线两端。其中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及核心软件公司直接受益,下游品牌服务商凭借先发优势能够形成用户基础,打造新的品牌效应。
北美新一代生产力工具股价复盘:商业化价值已现23 年ChatGPT 推动北美新一代生产力工具相关企业表现良好,AI 广告、AI 教育、数据服务等商业化落地预期较好的领域涨幅居前;24 年北美新一代生产力工具商业化价值逐步凸显,Applovin、Innodata 等标的业绩持续超预期,板块大幅上行。随着更多的开发者和用户构建起产品生态,新一代生产力工具有望成为用户主流选择,迎来非线性增长的拐点。
积极拥抱AI 产业,国内B 端新一代生产力工具落地可期国内厂商积极拥抱本轮AI 浪潮,部分企业已实现产品落地。其中金蝶国际推出苍穹GPT 大模型,布局AI+ERP 应用;视源股份推出希沃教育大模型,提供AI 教学全流程解决方案;三六零C端通过AI 搜索打造流量入口,B 端落地企业智脑,赋能企业各级部门;金山办公为个人、企业和政府打造一站式AI 办公;云天励飞则在算法和芯片两翼布局,覆盖算力-应用-终端全产业链。
风险提示:AI 产业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政策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